教师+AI=黄金搭档?东光实验小学积极探索教学的N次方可能

发布时间:2025-04-03来源: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 作者:江蕾浏览量:3073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小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3月31日,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的王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教师+AI=?”的经验分享。

王老师首先以川大附小南区学校的《归一问题》这节课为例,介绍了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课堂教学闭环,构建“数据感知—智能诊断—精准干预”的三维赋能体系。当学生通过智能终端完成“师徒竞速”情境题时,AI系统通过多模态传感矩阵实时捕获到28类学习行为特征:从触屏轨迹的顿挫频率到草稿区的计算过程,从分步解题的时间节点到修改涂抹的认知冲突痕迹。这些数据经教育数据挖掘(EDM)引擎处理,5秒内即可生成包含思维路径可视化图谱、认知障碍热力分布、核心素养达成度雷达图的三维诊断报告。AI教学顾问同步推送差异化干预方案包:针对群体性困惑点,推荐调用虚拟教具库中的“动态等分演示器”,通过拖拽饼图区块强化份数概念;对需个别指导的学生,则生成包含错题溯源动画与阶梯式变式题的个性学习包。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解决“归一问题”的迁移能力提升27%,解题策略从单一算术应用转向多元表征融合(图示法使用率从18%升至56%)。教师更借助AI的学情预测功能,提前识别出12%具有数学资优潜质的学生,为其定制包含拓扑学初阶概念的拓展课程。这种AI加持下的课堂不仅重塑了“教—学—评”的生态链条,更在实证层面验证了智能技术赋能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科学路径。

接下来,王老师还分享了如何使用DeepSeek、百度文库等AI工具探索单元“教—学—评”一致性的宝贵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AI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精准化提问是获取有效输出的关键所在。其次,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AI的使用,对其输出的内容,还是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情来进行科学的筛选。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学习新技术,熟练掌握多种工具,以便更好地运用AI辅助教学,帮助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AI=?”这对黄金搭档正在重塑教育生态——教师专注育人本质,AI承担重复性工作,通过人机协同,实现教学效率的指数级跃升。当课堂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教育将突破时空与能力的边界,在智慧导航中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教师与AI的化学反应,终将让教育焕发出无限潜能。(江蕾)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