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新样态!华中附校在“自然课堂”里搭建成长阶梯

发布时间:2025-04-02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学校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严兰 彭琳浏览量:2245

当四川天府新区广都幼儿园的萌娃们踏进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学校的校门,一场精心设计的“成长预备课”悄然启动。华中附校将本次课程体验活动细化为“环境浸润—项目探究—反思迁移”三大模块,让幼小衔接从单向适应升级为双向赋能。

课程前置化设计

让校园成为会说话的自然教科书

“快看!生态瓶里有会呼吸的森林!”孩子们簇拥在廊道展台前,凝视着五年级学生用苔藓、蕨类构建的微型生态系统。

这些PBL项目式学习成果并非简单陈列,而是课程团队特设的“认知路标”:蚕丝扇暗含劳动教育线索,树叶面具指向跨学科融合,每个展品都经过“认知梯度拆解”,用童趣化的视觉语言降低幼儿园孩子的理解门槛。

沉浸式学习工坊

手脑联动破解成长密码

《叶叶乐翻天》主题课

动态成长观察站

看见每个孩子的成长光谱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孩子们从“好奇张望”到“主动提问”,教育正在悄悄发生。蹲着陪孩子粘树叶的李老师说:“小朋友自己设计了叶脉花纹来装饰自己的树叶面具,这就是成长的光点。” 

在科学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树叶拼图”,纷纷动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树叶面具。课程中还特别设置了“卫生小能手”环节,孩子们分组整理材料盒、用湿巾清理桌面碎叶。

幼小衔接课程后记

在这场持续60分钟的课程里,华中附校展现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新样态。正如校园文化墙上镌刻的那句“开广每一个心灵”,当幼儿园小朋友握着自己做的树叶面具依依惜别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把开启小学世界的“自适应钥匙”。

这或许正是幼小衔接最美好的样态——不是把孩子推进陌生的轨道,而是让成长自然生长在双向奔赴的缓坡上。(黄小林 通讯员 严兰 彭琳)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