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实小与教育同仁共探共议每日2小时体育活动有效落实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28来源: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 作者:江蕾 通讯员 戚晖浏览量:2178
2025年3月26日,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体育活动2小时,家校携手动起来”体育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众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共探共议每日2小时体育活动有效落实路径。本次活动由东光实验小学主办,锦江区名师工作站、周洪荣小学体育工作室、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协办,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锦江区教师共享中心指导。 活动背景:锦江教育的长期探索 锦江区自2016年起便大力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及比赛组织、居家体育开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切实保障了学生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区教育局、教科院的引领下,锦江体育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为区域内体育教育发展贡献了锦江经验,相关经验得到教育部推广。 活动先导:周洪荣老师的经验分享 东光实小周洪荣老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方面成果显著,他两次荣获教学赛课全国一等奖,被教育部评为“运动训练全国优秀教练”。在此次活动中,周洪荣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工作室成员以及周边体育教师,助力他们提升教学水平。 优质课示范引领 苟琴老师带来的支撑跳跃课拉开活动序幕。苟老师荣获2024年成都市体育教师教学大赛现场课一等奖、体操类现场课成都市第一名,她的课堂着重展示了支撑跳跃激趣的组织形式,其出色的体育素养以及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为观摩教师提供了优秀范例。 小场地多课程探索 “操场即战场”——高密度场地的球类课程设计与实施环节成为亮点。操场被划分为4个教学区,同时开展4节球类课程,涵盖足球实战场景、篮球实战场景、足球趣味游戏、篮球趣味游戏。观摩教师重点关注陌生师生快速破冰策略、小场地器材创新使用方法以及多课程并行时的安全管理,为解决小场地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信息技术融合研讨 体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研讨环节中,盐道街小学528校区谢静、成师附小白鹭溪分校窦浩宇、东光实验小学吴静三位老师依次分享了课间、居家体育的开展经验,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和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024年体育精品课入选省级精品课的杜超带来体育精品课视频制作讲座,体育组长蔺宇东及时点评与建议,助力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集体研讨与专家点评 活动进入集体研讨和专家点评环节。到场专家、嘉宾逐一介绍后,周洪荣老师介绍活动背景与目标,随后教师们积极研讨发言,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杨成伟教授以及锦江区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兰林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为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专业指导。 此次活动以真问题为导向,针对“小场地挤占活动时间”“居家锻炼形式化”等痛点展开研讨;通过全场景覆盖,串联课堂、课间、家庭三大场景,构建2小时活动完整链条;借助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专业力量,提升了研讨的专业性与前瞻性。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锦江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期待在后续的探索中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活动后续安排 本次研讨活动是系列探索的第一阶段,4月11日,锦江团队将前往都江堰友爱学校,再次开展保证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的研讨,进一步深化对体育教育的探索,推动经验交流与成果共享。(江蕾 通讯员 戚晖)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