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提质增效 锦门小学教师深耕细作育芬芳
发布时间:2025-03-27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 作者:翁玉华浏览量:1921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的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教研气息。 锦门好课——道德与法治篇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认课堂教学”主题引领下,锦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启了一场关于表达与思维的深度对话。 武成慧老师带来道德与法治课例《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锦门好课——语文篇 好课解密·探寻教学创新智慧 张莹老师执教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 王娇老师执教《军神》 方向指引·深悟核心素养导向 最后,课教中心陈永琴老师以教材课后习题为锚点,精准规划教学目标,为学期教研工作指明实践路径。 谭书记和陈积泽老师为本学期校级活动获奖的老师颁发奖状,鼓励老师们以此为起点,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锦门好课——数学篇 锦门小学数学教研组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素养课堂重构”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深度与温度并存的教研探索。 锚定方向·深悟教育强国使命 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视频,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里锚定育人坐标。 案例解码·探寻精神落地路径 向贤珍老师以视频《教育家于漪》为引,生动演绎教育家精神与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当“敢于质疑”“家国情怀”等品质融入解题策略分析时,在场教师惊叹:原来每个数学符号都藏着育人的密码。 李仲全老师点燃“AI时代数学课堂”的思维火花,智能学情分析系统让精准教学触手可及,动态几何工具使空间思维可视化生长。技术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老师们更专注成为点燃思维的火种。 课堂生辉·见证素养真实生长 龚玲玲老师的《比例尺》一课,以锦门小学三校区通勤路线为真实情境,带领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比例尺概念。当孩子们将校园平面图化作“未来设计师”作品时,数学与生活的美妙联结让听课教师频频称赞。 雷雯雯老师现场解码课堂设计,揭秘如何让量感、推理等核心素养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生根发芽。 向新而行·赓续教育者初心 彭宗君主任立足教育家精神,为数学教师指明专业精进方向。 课教中心徐晗老师以《开新局,谋新篇》为题,绘制学期教研蓝图。 数学课堂应是思维跃动的星河,是素养生长的沃土。未来,锦门数学人将继续在“AI+教育”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让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共舞,助力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 锦门小学综合教研组以“深耕育人沃土·探寻融合新境”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多学科交织的教育探索之旅。 好课解密·探寻教学创新智慧 综合组老师们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视频,了解教育改革风向标。 李旖老师的分享从关心学生到规范从教,强调教育是品德与灵魂的塑造。陶凤平、龙炬安两位老师分享受于漪老师启发的教育感悟,前者深耕美育、探索学科融合,后者珍视学生独特性、构建“大美育”。 曾佳薇老师解读“四体课堂”,提出以活动点燃热情、实践内化知识、知识落地生活、课后反思促成长。 教学中心吴胜尾老师对本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体育、艺术、科学、英语组均有明确任务,助力教学全面推进。 锦门好课——英语篇 宋萱梅老师《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 锦门好课——科创篇 朱艺老师《产生气体的变化》 锦门好课——艺体篇 徐钰晗老师《汉字的联想——象形文字》 仪子荷老师《采花》 李诗敏《发展位移速度的游戏及体能练习》 聚力前行·共绘成长图谱 课后,范小娟主任、尹会主任以及吴胜尾老师的专业点评,为各学科好课锦上添花。 范小娟主任点赞科学组实验扎实,建议拓展深化;肯定英语组技术融合,强调关注个体。尹会主任认可美术组文化传承,多元评价挖掘创意;赞赏音乐组环节流畅,感知丰富;欣喜体育组创意新颖,不忘安全提醒。吴胜尾老师登高望远,强调跨学科融合大势,鼓励打破学科壁垒。 教育是让星辰落进眼眸的魔法。这场教研,是理性与诗意的交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锦门教育人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炽热的情怀,在融合创新的沃土上,续写让生命拔节生长的教育诗篇。(翁玉华)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