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德美际学校:新高考背景下,思辨性课堂如何呈现?
发布时间:2024-10-25来源:成都市新都区芭德美际学校 作者:江蕾浏览量:2573
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世界上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三驾马车,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把批判性思维做为高考必须考察的核心能力之一。新高考背景下,为助力师生尽早适应教育变革,成都市新都区芭德美际学校高中部校长张传勋为大家带来一场“批判性思维在思辨性课堂中的运用”主题培训。 新高考改革的本质是什么,批判性思维为何如此重要 芭德美际学校高中部校长张传勋,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新高考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批判性思维在思辨性课堂中运用的培训。力求“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的思辨课堂在芭德茁壮成长。 张校长首先为美际教师厘清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接受或否定,更是一种对自己思维、判断过程进行再思考。 教师的课堂怎么变,全学科导入思辨性课堂 面对这一挑战,张校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教学案例,助力芭德美际的课堂朝思辨性教学的深水区迈进。他首先提出,提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前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的示范,教会学生如何质疑、如何重实证、如何讲逻辑。 在地理学科上,张校长以“八大行星绕着太阳运转的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规律”为例,引导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更要质疑为何行星运动如此有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发散思维,探究事物的本质,举一反三。 此外,如探讨水果寒性和热性背后的科学原理、化妆品的真实效果、有些养生偏方的伪科学性表现在哪里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会批判性思考。 他特别推荐了“质疑-共解”教学法,这一被教育部推介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针对学习材料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答,形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课堂氛围。 思辨性写作是高考作文的新趋势。在培训的最后,张校长详细阐述了思辨性写作在新高考作文中的重要地位。 他以“兼听则明”为例,展示了批判性写作的作文结构。他强调,思辨性写作要求学生设定合理的前提,清晰阐述逻辑链条,最终总结原则,这样的写作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全面考察。 相信,凭借张传勋校长丰富的新高考经验和对教育改革的深刻理解,芭德美际师生将拥有切实可行的思辨性教学方案。 未来,芭德美际学校会持续为师生开展新高考培训,一周一次,让教师全方位消化从而应用到教学上,帮助学生有效减少信息差,尽早适应新高考的变化。 新高考公益讲座 时间:10月26日14:00—16:30 讲座亮点: 新高考下的学习变革 新高考实战经验分享 树德系校长现场答疑 地点:芭德美际学校 报名方式:扫码即可报名 |
责任编辑: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