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二小“非遗面塑”课程应邀参加麓山社区元宵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6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第二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杜叶浏览量:2458
元宵的麓镇喷泉广场,依然一派热闹的新春景象,社区各学校和培训机构齐聚一堂,开展“邻里妙会”民俗市集活动。在喷泉广场A12区,一群熟悉的面孔映入我们眼帘,走进一看,原来是天府二小美术组虞静、袁鹤嘉、杜叶三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在开展“一麦面塑”非遗课程实践活动。 非遗面塑——一粒麦的旅程 非遗面塑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非遗面塑主要包括制作花鸟鱼虫、动物人物等各种吉祥图案的手工艺品,这些作品是由农民伯伯收获的麦子,加工成面粉,再加入植物油、色素、颜料等材料后,经过手工塑形、上色、贴边、打磨等工序制作而成。 “非遗面塑”是天府二小美术特色课程,孩子们在面塑的制作过程中,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以增强文化理解和民族自信。 课程实践——我是非遗传承人 今天的二小学子是非遗传承人,他们以“小老师”的身份开始了“非遗面塑”的教学之旅:热情地向观众介绍非遗面塑材料;邀请大家来试着制作面塑作品。 整个过程专业有序,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到“非遗面塑”体验区,拿起面团揉、捏起来,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艺术美和创作的快乐,小老师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浓缩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和艺术家们卓越的智慧,这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和课程的价值。 跳蚤市场——艺术价值在升华 跳蚤市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小老师们创作的每一件面塑作品都被买走,小小地收获是艺术价值的体现,孩子们决定把得到的报酬用于购买有意义的学习用具,这又是一次艺术价值的升华。 一粒麦,走过四季变化。一双手,创造艺术之美。传承非遗,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黄小林 通讯员 杜叶) |
责任编辑:杨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