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亚洲教育论坛成都启幕,12位成都中小学校长发出教育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3-11-13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赖波浏览量:3220
11月11日,2023亚洲教育论坛之“中小学教育分论坛”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开幕。数百名专家、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相聚一堂,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实践”的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发出“高质量教育”的成都声音。 四川省教科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廖德斌,成都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清红,青羊区委教育工委委员、青羊区教科院院长邵开泽等出席了论坛。新川外国语学校应邀协办论坛,四川省政协委员、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党支部书记陈命根,高中部校长秦智超应邀担任嘉宾,进行演讲和分享,学校部分教师和家长代表,到场聆听和学习。 社会在变,学校也要跟着改变 世界在变,社会在变,家长和学生都在变,学校如何才能因应变化,高质量发展?求变和创新,成为头脑风暴的共识。 四川省政协委员、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在致辞时提到:过去的三年,公民同招、“双减”和“三新”启动,民办控制生源比例,新生人口持续降低等因素,对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影响很大。 “民办教育要想寻找出口,一定要创新,做到开放办学,多元发展,内涵发展。千校一面,不行;公民办没有区别,也不行;只有一校一品,各有特色,体现学校的差异化,才能为家长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成都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清红认为,在面对大数据模型、Chat-GPT已经可以完胜老师近90%的知识讲授的背景下,教师该何去何从?我们确实应该对教育进行认真的审视。“要顺应整个人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来赋能人的学习。” 12位校长的好声音,需要被看见 在“主旨演讲”和对话环节,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教科院附中、石室中学、新川外国语学校、电子科大附小等12所中小学的校长们,分享了关于教育内涵发展的经验和思考。 以下是校长们演讲时的金句,给人思考和启发。 新川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秦智超: 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不能再用一个分数或者是单纯的高考成绩来评价孩子是不是成功的。当我们多一个舞台,多一把尺子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孩子展示他的自信,成长得更好。 “让每一个孩子在新川都能被看见”。我们希望在新川成长的每一个孩子,不仅仅只是成绩优异才会被看见,他方方面面的特长都能被看见。我校每学期会开2-3次的学生议事会,给学校提意见,给管理提意见,这是让孩子参与到学校里面管理来,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校,而不是老师的学校,也不是家长的学校。 电子科大附小党委书记康永邦: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体质差,创新想象能力较弱,情感素质差?很多孩子越学越糊涂。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压力。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独特的,只要找准了位置,天生我材必有用。家校共育,希望家长也能持证上岗。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校长伍新春: 一个学校不在于面积的大小,而在于当中的文化。所以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不是外在有多漂亮,最关键的是教室,如果学生连教室都不喜欢了,何谈学习呢?要让校园、教室成为孩子们最向往或者留恋的地方。 成都教科院附中校长潘君: 教育的魅力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力。如果没有爱,不要谈高质量教育。 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 我们打造入学礼、青春礼、成人礼和毕业礼,花精力、花钱,让每个学生受到感染,感染之后感动,感动之后心动,心动之后行动。文化能更持久、更深入、更全面影响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爱国情怀、专业操守,要全方位打造文化育人的新格局,让学生一生心正、走正道。 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龚智发: 一所学校,不管你姓公还是姓民,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 东城根街小学党总支书记赖晗梅: 培养一个优秀的儿童,是需要一个村庄的力量的,所以需要家校社政协同,才可以为孩子的发展形成良好助力。现代学校强调民主和共治,一个学校,有三五个人持不同的意见,对决策层是一种安全保护。 成都二十一世纪学校初中部校长王德利: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聚焦到学生层面,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此外,面对现代教育趋势,学校还应该改变老师的身份,实行全员导师制,将德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更好融合起来。 成外附小校长梅花: 教育不是工业,不是一个工厂,也不应该成为塑造孩子的机器。教育应该是农业,我们应该慢下来,像做农业一样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能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批判思维以及全球意识。 教育要办好,要让老师也感到幸福 树德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易永伦: 学校到底要走向哪里?未来的学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在一个比较浮躁的时代,让所有的老师都得到各自的成长,教师是幸福的,而幸福的教师又是专业扎实的,是团队温暖的,是温暖坚定的,是心有阳光的大先生。 金沙小学党支部书记钟樱: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研究老师的发展需求,让老师看到成为教师的价值所在。“好老师”是在课堂培养出来的,降低行政管理权,让老师成为课堂主人。通过老师带着课程串班走课的方式,在准备、复盘、改进这一过程中,可以督促老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新川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命根: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学生之外,不能忽视的还有老师,要把老师当做活生生的人,帮助老师实现高质量发展。马斯诺的心理需求理论提到,自我实现是人的第五个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但教师的需求不同了,那么爱和归宿感永远都是最核心的、最重要的第一需求。所以老师不是教育的工具,而要让老师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自我实现。现在90后和00后整顿职场的根本原因,是你没有给他实现自我的空间以及机会。(赖波) |
责任编辑:杨庆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