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石室小学举行开学防疫应急演练 筑牢校园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2-02-17来源:成都市石室小学 作者:陈海燕 通讯员 孙丽萍 唐晓晶浏览量:3339
近期省外多地出现多起新冠肺炎疫情,为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成都市石室小学于2022年2月16日上午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石室小学防疫专班成员、老师们和万年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演练,并针对此次演练做出了指导。演练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科学有效处置,为守护孩子的身体和生命健康筑造牢固的安全网。 一、演练前预备工作 演练开始前,由学校卫生防疫类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演练总指挥曾蓉校长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组织此次应急演练成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学校新冠疫情指挥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预演方案,曾校长对本次应急预案演练进行具体部署,曾校长指示要按照演练要求,各司其职,层层配合,将演练各环节工作落实到位。随后,石室小学教师详细讨论了演练方案,老师们按照演练程序,严肃认真地完成了学校一日流程的预演。 二、演练内容 场景一【校门口晨检】 演练内容:学生入校、体温检测、体温异常学生处置。 执勤老师引导孩子有序经过1号门。同学们排队接受体温检测,排队间距保持在1米左右,红外线体温检测装置依次测量体温。 晨检发现一名同学体温异常,立即引导这名同学到异常情况处置点告知校医(值周教师),其他正常同学分批到达各班进行班级晨检。 发烧同学在复检区复测体温,由校医进一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做登记发现异常,带到隔离区进一步观察。校医报告孙校长知晓,马上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校医送学生到校门口反馈家长,反馈给班主任,向区教育局及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 发烧同学离开学校后,学校对其密切接触过的地方进行随时消毒。 场景二:【教室上课】 学生按照地面标志由班主任测体温后进入本班教室,保持间距。 班主任:开始测体温、教室通风、防疫课堂,副班主任做登记上报工作,一切正常后准备上课。 突发事件:上课时发现一名学生发烧,立即告知该年级分管行政。 分管行政为该生更换医用口罩,废弃口罩扔进专用垃圾桶;保健教师复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复测体温后,确定发热伴咳嗽,流行病学史异常。 告知分管领导、并向区教育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将班级其他学生暂时隔离至相对独立的备用教室。(行政老师安排)。由保洁人员进行消毒;追踪学生病情,进行后续处理。 若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根据专业指导进行处理。 场景三:【午检】 食堂工作人员按时按照卫生规范送餐到教室,副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上厕所,规范的七步洗手,有序进行领餐、用餐、个人卫生清洁。整理完毕后,师生进入午间健康检查环节。 演练内容:午检、体温异常情况处置、启用备用教室、原教室消毒。 场景四:【放学回家】 学校按照错时段、错年级进行放学。放学时,班主任和当堂课教师一前一后,按预设路线行走,注意学生间距和行走速度,各路段有值周教师安全值守、提醒监督。静校后,学校消毒人员对全校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尤其对讲台、课桌椅、门窗把手、开关等高频皮肤接触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 演练人员还针对核酸检测、教师返校的应急处置进行了演练。 演练结束后,疫情应急处置小组对演练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梳理,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石室小学疫情防控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卫生防疫类突发事件事故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陈海燕 通讯员 孙丽萍 唐晓晶)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