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特殊教育2021年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1-21来源: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李子钰浏览量:2474
为全面总结2021年成都市特教工作和谋划2022年特殊教育工作,2022年1月18-19日,由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都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赓续百年初心 再创特教辉煌——成都市特殊教育2021年年会”在金牛特校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教授,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海军,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石斌,金牛区政府副区长徐苒鑫,区教育局局长于学林,市特教资源中心(学校)主任、校长杨剑梅,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先照勇以及全市各区(市)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及教师代表近50人参加了年会活动。 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海军表示,通过一、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入推进,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在招生入学、支持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在建党百年前夕举办的特教百年名校论坛,向全国的同行隆重宣传推介成都特教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他肯定了培智中职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残疾孩子和家庭急难盼愁问题。他指出了下一步成都将编制好特殊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成都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立足本土,对标世界,努力构建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水平、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接着,成都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小龙做了题为《充分发挥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职责功能,为构建全域成都高质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赋能增质》年会报告。他以“启航·唯新”(2021专委会工作)、“特色·质量”(联盟工作)和“谋新·精进”(2022专委会工作)为关键词,从三个方面对成都市2021年特殊教育工作总结,并对2022年专委会工作思路进行展望。他表示,2022年市特教专委会将聚焦“创新与质量”主题,认真履行特殊教育专委会的功能职责,为努力构建全域成都高质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上午论坛中,成华、大邑、双流、锦江和龙泉驿等五个区县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试点项目进行成果汇报交流。成华区海滨小学副校长程渝以“聚焦融合教育关爱听障儿童,构建‘三位一体'支持力量模式”为主题,对市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服务包项目进行阶段成果汇报。她表示,学校针对3名听障孩子,通过制度保障、硬件设施、课程实施,构建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支持系统,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三方合力”融聚教育力量,学校、专家、家庭,建立健全家校共育模式,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为即将开启的“特殊教育三期提升计划”贡献成华模式。 下午论坛,青羊区、成华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大邑县和龙泉驿区六所特教学校就“特奥项目进课程”进行主题成果分享。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教师李子钰以“阳光特奥运动·助推融合发展”为主题对成华区推进“体育复健进校园”和“特奥项目进课程”工作做汇报。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成华特校以体树人助推学生成长,秉持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积极推广特奥运动理念、传播特奥项目知识,开展多样运动与保健、特奥运动项目、阳光体锻活动等,促进学生在运动中发展体能、挖掘潜能、补偿缺陷、康复身心,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信心,为构建全龄友好型城市、融入主流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论坛上,许家成教授还以“成都市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为题对构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做专题讲座。在总结点评质量监测项目时,他对成华区的融合教育模式给予肯定,认为此模式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应在全市进行推广。 次日,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先照勇对2021年成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年度报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并梳理2022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最后,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学校)主任、校长,市特教专委会主任杨剑梅做了题为《实施特殊计划,推动我市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她分享国家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总体思路,指出在成都特教即将迎来百年庆典国际会议的辉煌时刻,全市要有进入全国特教第一方阵的宏伟目标和无畏勇气,同时她还提出成都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主要指标和内容。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激情满怀。成华特教人将和全市特教同行一起,在新一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进程中,锚定目标,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为构建全域成都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谱写好成华的壮美篇章。(孙林馨 通讯员 李子钰)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