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青华:优化体育课程,做减负提质的推动者

发布时间:2021-10-29来源: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陈斌浏览量:3418

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以下简称:实小青华)坐落于浣花溪畔、毗邻杜甫草堂,占地面积不足10亩,学校规划24个班级,但目前已有33个班,1461名学生。今年,“双减”政策落地、“五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因地制宜,通过改变锻炼形式、精选锻炼内容、优化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调整大课间的执行时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户外锻炼。

由于学校人数多、锻炼场地有限,同一时间段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参加大课间锻炼的需求,经过反复试验论证,将原有每天一次大课间改成上午、下午各一次,以保证所有学生每天都能在室外参加大课间活动,满足在校锻炼至少一小时。

二是精选大课间的锻炼内容,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历年来,学生对于“广播操+跑步+手语操”的模式已显疲乏,参与度较低,锻炼效果不佳。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参与度和效能,实小青华创设了“热身拳操+TABATA练习操+跑步+放松操”的锻炼形式,并结合天气、学生阶段训练需求等因素定期对TABATA的内容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设置体育“A+B课程”,基础训练和兴趣培养齐头并进。

课程引领,才能使教育改革生根发芽。根据“双减”要求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实小青华把每周每班体育AB课总课时数设置为5节,其中3节A课、2节B课,保证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

体育A课为体质健康课。课堂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体能锻炼方法和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等。学校体育教研组认真制定学段教学方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关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B课是兴趣拓展课。课堂主要内容有小篮球、小足球、武术、跆拳道、啦啦操、室内高尔夫等体育特色课。从学生兴趣出发,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潜能,发扬体育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乐趣,增强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运动意识、了解运动规则,同时至少掌握一项运功技能,奠定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

四是丰富校内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

春季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打破“只有运动天赋高的学生才能参加运动会”的观念,鼓励所有孩子都能至少参加一个比赛项目,体会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秋季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以赛促学,检验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让他们在运动场上酣畅淋漓地奔跑,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树立热爱运动的榜样。同时,每年一次篮球班级联赛和足球班级联赛,同学们参与的热情超高,场上运动员奋勇拼搏,场下球迷加油声震耳欲聋,休息时的啦啦操表演,更是让比赛的氛围异常高涨。本期,学校成立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跆拳道、高尔夫等运动社团,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兴趣的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也为学校组队参加各级比赛储备人才。

一直以来,实小青华都特别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会以此为契机,集思广益,合理规划,让全校师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赖波 通讯员 陈斌

责任编辑:范雨洁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