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西小学“李岚名师工作室”一路向好

发布时间:2021-09-02来源:成都市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邓晓林 李岚浏览量:4032

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

2020年11月17日上午,成都市第四区域联盟成都市胜西小学共同体“李岚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由领衔人李岚老师及十八位来自第四区域联盟校的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一学年以来,“李岚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引领了成员教师的专业发展,辐射带动了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域、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与研究。

研读课标厘清方向

2020年12月,成都市第四区域教育联盟教育共同体“李岚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的学习活动。此次主题活动将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通过自主研修、线下交流汇报、形成成果、线上分享等方式展开。线下学习结束后,工作室成员纷纷通过QQ晒出自己对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老师们彼此思维碰撞,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性的认识。用理论指路,老师们才能寻着光的方向奋力前行。

探索教学,打磨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升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业务素质,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新理念,李岚名师工作室采用独立学习、集中讨论、听课磨课等多种方式展开活动,已打磨出多节优质高效课堂。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岚老师亲授《太阳》一课,为青年老师们呈现了一堂异彩纷呈的示范课。胜西小学的丁璐老师训练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麻雀》一课中老麻雀的爱子之情;蒲江复兴小学的罗云云老师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朱德同志的人格魅力;胜西小学高坎校区的王姣老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变化;郫都区城南的尚沙俊老师教孩子们在有趣的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中学习用心的观察;简阳实验小学的周游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注释理解古文,感受古文学习的乐趣……

下学期,胜西小学张婷、冯静、邓晓林三位老师依托李岚名师工作室团队力量,在“三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呈现了三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胜西小学高坎校区万杨老师承担区级研究课,执教《荷叶圆圆》,得到了教研员黎红老师及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天府新区白沙小学借助学校书法艺术研讨活动,通过真实可感的课堂观摩,为全体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书法教学的参考范例。其余工作室成员也扎根自己的语文课堂,献出了许多优质的公开课。

老师们借助工作室共同体活动,在优质课中展才情,在观课中不断成长,一路芬芳,一路歌。

勤于反思,方见真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深入的教学反思。工作室领衔人李岚老师曾多次提到,语文优质课不要投机取巧,不需要花哨好看,而是实实在在地去探究文本,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素养,每位老师都要反思自己的课是讲给谁听的,如果讲给学生听,要清楚学生有什么收获。为此,工作室成员不仅重视相互间的评课议课,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个性化点评,也非常重视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让“当局者”也能对课堂的得与失有更加清醒、理性的认识。

一学年以来,工作室先后开展了多次评课议课活动,如胜西小学邓晓林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美不暇接——从<搭船的鸟>出发》,陈赵静老师执教的识字课《比尾巴》,张继巧老师执教的阅读课《雾在哪里》,胜西高坎校区万杨老师执教的阅读课《荷叶圆圆》,天府新区白沙小学邓小琴执教的软笔书法课《“女”字旁》。在面对面的评议中,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共寻高效优质课堂的有效策略。此外,工作室成员还重视教学反思的写作实践,每学期期末,老师们都会拿出本学期最满意的教学反思进行线上交流,或分享经验,或提出困惑,且行且思,不断成长。

2020-2021学年度,名师工作室在领衔人李岚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与了工作室两次大型线下主题研讨活动、十余次小型观课议课活动及不定时的线上交流。名师引领、团队研讨、课标解读、课例展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工作室成员如四面八方的萤火虫,为着共同热爱的语文教学,汇聚到一起,抱团成长,然后又飞往不同的岗位,辐射引领,照亮他人。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赖波 通讯员 邓晓林 李岚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