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语言和游戏融入课程 客家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1-06-13来源:成都市龙泉驿区客家小学 作者:李林 毛逸舟浏览量:3193

6月11日,地处成都东郊,位于“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旁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客家小学开展了“扬客家文化 做志德少年”——客家文化特色课程展示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734.png

四川历史上经历过五次大迁徙,广东、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均有移民,而成都最集中的客家族群便集中在洛带。汪校长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弘扬客家历史,传承客家精神。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755.png

开场第一个节目就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欢呼,由龙泉驿区空竹运动协会带来的《腾飞的空竹》,“呼呼”的声响、飞舞旋转的“飞鱼”,还有交错旋转的阵型……熟练的技巧与飞速旋转的空竹,让后排的同学都忍不住站起来观看、叫好!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01.png

据悉,客家小学的同学们分年级进行客家文化的课程学习,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客家语言,二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客家歌谣,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客家游戏,四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家风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04.png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06.png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08.png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23.png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同学们也分别上台将自己在客家文化课程中学习到的成果展示了出来。到场嘉宾们在表演结束之后也可以去近距离参观体验客家文化,草编蝈蝈笼、包粽子,以及六年级同学们一学期十二节课学习制作的布娃娃……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30.png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32.png

舞台旁边还布置了一个“客家小院”,里面的用具全是从刘家大院借来的真实用具。渔具、鸡公车、鞋底机……小解说员们不仅会为嘉宾们介绍老物件的名称用法,还会介绍旧时的礼仪规矩。

微信图片_20210612225837.png

客家小学将客家文化以及客家习俗融入到了课堂之中,在这样的客家人文生态下,客家小学的同学们玩空竹、打陀螺、舞童狮、滚铁环样样在行。不仅秉承了“礼仪待客,博学成家”的校训,还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习惯良好、明礼乐学、人格健全、博学多才的儿童。(李林 毛逸舟)

责任编辑:江蕾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