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阅读之眼 提课堂实效 泡小境界语文教研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1-05-14来源: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 作者:赖波浏览量:2750

近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以下简称:泡小境界)一年级和三年级语文组进行了常态课的研究和学习。

年级课堂展示

一年级语文老师们围绕“阅读研究”这一主题,百花齐放,展示了精彩纷呈的多种课堂。

1年级1班刘颖老师的《彩虹》一课,诙谐幽默,沉稳大气,寓教于乐亲切自然.

1年级2班刘熙老师执教《端午粽》课文。她紧扣一年级识字的任务,指导孩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年级3班王彩虹老师教学《静夜思》,回归到中国诗话的路子上,教师以吟诵、手势舞,以及融汇碎叶城、江油青莲乡等地域、历史、李白童年、少年的成长图景,以情境教学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感受、想象、领悟诗歌的意象、意趣、意蕴、意境,给予童年文化审美的传承与滋养。

1年级4班刘莉嘉老师在《四个太阳》一课中,重视文本与生活、自然、内心情感的联系,通过读太阳、想太阳、画太阳一系列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内心的童真世界,发现了学生的真、善、美。

1年级5班邱蓉蓉老师执教课题《文具的家》,在随文识字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归类识字,比较形近字等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学生们明白了学会收拾文具的好习惯。

1年级6班康丽曦老师条理清晰的围绕端午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读长句子的训练和语句完整的训练,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

1年级7班李琳老师执教的《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请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考一考、“送小蜜蜂回家”分类等游戏帮助孩子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并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老师常态课

三年级老师们选择了一个单元进行探讨,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为研究主题,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带领孩子们认识领悟这一阅读策略。

黄婷老师执教的《昆虫记》,首先通过“蜜”的生字教学导入新课,从读音、书写、比较形近字、组词等多方面疏通生字,夯实基础。接着让学生了解法布尔做实验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再引导学生梳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

黎诚然老师执教的《花钟》,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为指导重点,借助文本,引导学生通过直接概括和提取组合两种方式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黎老师让学生通过画花钟的方式,更是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王坤老师执教《蜜蜂》二课时,在复习回顾阶段,让学生运用第一节课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实验步骤,以巩固前一课时学习成果。接着紧扣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反复读,透过文字感悟法布尔细致严谨、善于思考的品质。在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上,王老师运用对比教学,抓关键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一步步深入理解。

吴彬老师执教《小虾》一课,循循善诱,以学定教,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学中吴老师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概括文本主要意思,并进一步领悟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周禄敏老师执教《蜜蜂》第一课时,从检查学生预习入手,指导学生书写本课易错字,从预习检查看出孩子们预习到位,也体现了老师平时对孩子预习的指导。课文教学中,周老师教法多样,从引导孩子质疑到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引导孩子借助关键词概括实验步骤一步步走得细致扎实。

周洪春老师在教学《花钟》一课时,将精读课文《花钟》作为例子,引领学生学习总结出“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这一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然后,把略读课文《小虾》作为“小试牛刀”,进行学法迁移。最后,再以赏评学生习作中的片段补写关键句和课后小练笔作为提升内容,让学生由读到写,进一步夯实这一策略。

评课中,老师们就选课想法、单元语文要素、教学设计等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常态教学就是要敢于拿出自己的短板,大家共同研究探讨,不断提升。

丁校长和杨主任对老师们的课堂和老师们的想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勉励老师们能把自己的想法及实践进行提炼总结,形成文字。对青年教师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青年教师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学习,让自己成长更快。(赖波)

责任编辑:王俊儿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