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理想课堂 东部新区英明小学开展语文优质课竞赛

发布时间:2021-03-24来源:成都东部新区英明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曾虹浏览量:3650

为准确地把握新课标,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促进英明小学语文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3月23日,成都东部新区英明小学开展了开学后第一次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着力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习作,如何开展低段识字和阅读教学等问题,旨在把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技巧、独特的教学风格,渗透和辐射到英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中。

参加优质课竞赛活动的有李树彬校长、教务主任以及中心校、民丰村小、黄桷村小语文教师。研讨活动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由一年级吴佳老师和二年级钟露老师分别展示识字课例和阅读课例;第二板块是习作教学初赛课例展示《我的“自画像”》《形形色色的人》《心愿》;第三板块就展示课例进行互动交流;第四板块由教导主任郑国老师为大家展示习作课例《奇妙的想象》。

活动伊始,一年级吴佳老师展示了识字课例《树和喜鹊》。吴老师的课堂少了很多花架子,多了课堂的真实性,并抓住了低年级孩子喜欢新鲜、形象直观事物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趣学生字。吴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认记生字,打破了死记的成规与枯燥,并用谜语进行拓展,再次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第二堂课钟露老师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把大家带入了二年级《枫叶上的喜鹊》的诗意课堂。钟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板块是三位老师的习作教学初赛课例展示。魏宇老师的习作教学课堂注重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习作例文、对比读文等环节中领悟写法,探索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画出一幅理想的“自画像”;吴林老师紧紧围绕高段习作目标,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从说到写,给学生创设了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刘韵怡老师则将多元评价贯穿课堂的始终,画龙点睛,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习作后导环节,三位老师在评价的同时都注重了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引导,紧抓写作的点进行生生互评,让学生妙语连珠。这三节课让学生和观课老师们感受到了习作课堂的诗意美、动静美、写作美,充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展示课结束,观课老师们来到会议室,积极交流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郑国主任分享从习作年段目标谈起,强调老师应通过了解习作年段目标、抓住单元习作要求、结合课后小练笔三种方法找准习作的要领进行教学,并结合识字及阅读课例进行了分析;最后李树彬校长结合上午的课例对低段识字、阅读和高段习作教学进行深入解读。李校长说到,识字、阅读及习作教学,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聚焦主题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学习搭建清晰的支架,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观课的老师们对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们纷纷表示在听课评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进步了、提升了。

下午,郑国主任为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堂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观摩课。课堂上,郑主任的指导如春风化雨,层层深入、润物无声,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下,学生是活跃的,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郑主任用小组合作、分享交流、放飞想象等任务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让人感觉到,这是真正的课堂,这是思维碰撞与呈现的课堂,这更是让学生充分想象,充分实践,充分展示,充分表达的课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次校本教研给了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很大的启发,更加明晰了新一轮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老师们将更加努力,让识字、阅读、习作教学成为英明小学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赖波 通讯员 曾虹

责任编辑:杨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