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韩滩慈济小学扎实开展班级均衡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24来源:金堂县韩滩慈济小学 作者:李林浏览量:4119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金堂县韩滩慈济小学将班级均衡改革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为突破口,秉承“美丽校园,生命乐园,幸福家园”的办学目标和“润德笃行,生命精彩”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班级均衡改革的“韩滩之路”,取得了可喜成绩。 第一部分:润心提能 一、书香润心 师修德能 “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教师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动能,为建设“温润而泽、以人育人”优良教风,书香是温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也是提升教师思想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以人育人,以人化人的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阅读的组织和引领,制定了《金堂县韩滩慈济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和考核办法》,精心布置心灵书吧,建立了线上读书分享群,固定校长赠书日,每日导读师领读、教师打卡,为教师读书搭建各种分享交流平台。 二、变革教研 聚力提能 为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均衡发展,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申报了《变革教研方式促进备课组建设》县级重点科研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实践。 1、科学规划,系统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学校集思广益制定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手册》,以规范教研常规工作。实现了教研工作系统化:期初教材、课标解读,期中组内研讨、相互听课磨课,期末以组为单位参加校级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集中展示,并评出校内的一、二等奖以兹鼓励。 2、丰富形式,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1)问题驱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针对本年级年轻数学教师经验不足,教材、课标、学生把握不精准,建构“问题——策略——反思——问题”的问题驱动式研讨模式,让老师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2)纵深推进,促进学科教师深度发展 以数学中低段为试点,吸纳整合一至三年级教研组老师共同参与,探索纵向研讨数学教研模式。研讨录制的微课《整理与复习(2)》《有多少个字》入选教育部微课程资源并获得“京师杯”全国中小学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展示二、三等奖;《有多少粒黄豆》获县级微课比赛一等奖;邓川两次担任市级微课制作指导教师,夏琳琳老师被授于郑大明工作室突出贡献者,陈冬秀获得县赛课特等奖。 (3)学科融合,促进老师综合发展 为培养综合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学校开展主题备课教研模式,邀请不同学科老师参加,打破学科边界,共同挖掘教材背后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想象力、动手力、创造力。 第二部分:润德笃行 “德”与“行”需要在滋养、温润中形成;学校依托市级科研课题《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策略研究》,在课题组的统一规划下,在班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学校管理和建设,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班级管理 人人有责 班主任和辅导员将班级事务精心梳理,设立岗位,在进行班干部竞选前,就将竞选岗位公示给学生和家长,通过演讲的方式获得岗位。路队长、灯长、多媒体管理员、书写监督员……每个岗位都赋予了孩子责任与义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管,增强了每位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二、小组合作 协同发展 实行小组合作制,让孩子们在协作中快速成长。教师仔细研究不同孩子的特点,以组长与组员双选的形式成立小组,每个小组拟定名称、目标、理念、组徽,将小组成员的心聚集在一起。班级的小组积分制和个人的积分制相结合,让每个小组为了得分,而不断的进行自我约束和提醒。组内不定期进行组员“大换血”,让小组竞争变得更为精彩。 三、项目推进 不断提升 项目式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后进生的参与性,补学生所短而精心设计的活动。语文的诗词“飞花令”,数学的“计算小王子”“口算达人”,英语的“我是小小翻译家”,综合科的“勇者联盟”等等。这些项目都是在年级队干、班干部、小组长或学科学习标兵的组织下自主开展、自主考评。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韩滩慈济小学将牢牢紧紧抓住班级均衡改革的契机,上下齐心,奋蹄前行,让每一位“韩滩人”绽放光彩!(李林) |
责任编辑: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