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碰撞 棠湖小学车爽悦读工作室交流沙龙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1-03-18来源:双流区棠湖小学 作者:孙林馨浏览量:3369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伴着春天蓬勃的生机,双流区棠湖小学车爽悦读工作室也迎来了新学期的首次共读分享活动。黄玉娟、刘锐、庄雅兰等阅读推广人围坐一堂,共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阅读感悟。 该书由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所著。这是一本融入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三十年来不断再版并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书中的理念,正帮助越来越多的父母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快乐的家庭氛围。 作为这本书的荐读者,赵珺老师首先分享了她的心得体悟。赵珺老师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通过书中的事例,她回想自己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要求远远超过赞美,导致了女儿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够自信,有一些消极情绪。例如女儿多次表达“你们怎么就看不见我的好……”,曾经没有警醒她,读完此书后才发现缺乏沟通技巧、缺乏智慧引导的家长多么可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就会造就女儿无法挽回的性格缺陷。同样,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是如此。她反思今后会尽量多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赞美孩子,并且尽可能描述性地赞美,不是简单的敷衍。在孩子看来,对细节的描述才是师长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也会成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限动力。 分享过后,赵珺老师请大家帮她解决一个问题:女儿不爱运动,中考体育分数又提高了,她担心女儿的体育成绩不理想,但是多次让女儿参加锻炼都没有得到女儿同意,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这样一个问题的出现,把大家拉进了各自教育孩子时的场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大家的讨论兴趣。车爽老师表示:“单纯地指挥孩子去运动不如陪伴孩子运动。”同时,车老师也补充道,“与其在遇到问题后被动地去陪伴孩子,不如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在尊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做一个建议者和陪伴者”。 王环成老师结合该书和自己平日里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表示,在教育中应当给孩子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间,不要让自己的想法成为限制孩子的枷锁,避免太多功利性的期待,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玉娟老师深有同感,她结合自己大量的阅读经验提出“妈妈只有做自己,孩子才能做自己”的观点,父母拥有一个独立、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这种生活态度带来的正能量。 刘锐老师则站在另一个角度表示,这本书让她更多地思考对于学生的态度,用更包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回馈你同等的尊重。 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感,通过心与心的碰撞,表达了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想法。在分享活动的最后,车爽导师对本学期的阅读规划也表明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期待。她希望大家能够以这次分享活动为起点,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推荐两本自己喜欢的人文社科类书籍作为本学期的阅读书目参考,为促进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启迪产生更多新能量。(孙林馨)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