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海滨小学:爱慧课堂促成长 人人争做“小先生”

发布时间:2020-12-23来源:成都市海滨小学 作者:魏雅莉 浏览量:3118

在成都市海滨小学,有这样一群小学生,他们能说会演,慧思慧行;能在课前组织同学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在课堂引导同学思考,交流表达,在课后主动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他们被称为“小先生”。

海滨小学的老师们围绕学校爱慧课堂的建设目标,不断探索爱慧课堂特征及实施路径,在各学科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打造班级管理自动化以及教育教学自动化,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主动学习。

小先生是如何成长的呢?

首先,“课前三分钟演讲”促成长。

每一天,各学科上课前三分钟,都会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每一位学生都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前准备,录制视频,经老师指导,学生多次尝试,反复练习,最终上台展示。“课前三分钟演讲”注重学生个人感受和体验的抒发,尊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权,更重要的是学生因此而取得的巨大进步。学生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慢慢地,学生们有了“说”的欲望和“说”的能力。



其次,争当“小老师”,组织课堂有一套。

课堂上,老师们不断更新“爱慧课堂学态表征”,引导学生会发言,会思考,人人争当“小老师”。学生们在课堂上组织课堂,自主引导交流、讨论等学习环节。“小老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带领同学聊话题,学知识,将视野看向同学,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一个也不掉队。老师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组建学习小组,成为更好的自己。

下课了,“小先生”还在继续发光发热。三两人凑在一起,相互讨论,讲解难题。有眉头紧皱的焦急,有豁然开朗的欣喜,有相视一笑的欣慰。“小先生”教会了一个个同学,一个个同学又成为新的“小先生”,不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只是小学阶段,但对学生的视野及知识技能等学科素养的要求是很高的。每一株草都有钻出泥土的梦想;每一粒种子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梦想。培养“小先生”,改变课堂样态,创建爱慧课堂,实现教育大梦想。(魏雅莉)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