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邀清风暖阳,品课堂美好
发布时间:2020-10-27来源: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 作者:赖波 通讯员 胡念浏览量:3675
10月23日上午,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以下简称:实小西区)语文组迎来了“每周一研”活动。本次教研,学校诚邀区教科院黎红、陈涛和刘文虎老师深入课堂进行观课、议课和评课。 赏•山河之美 二年级的侯梦婕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美丽的《葡萄沟》。在侯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葡萄五光十色的特点,感受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而且通过同桌合作,完成小题单的方式明白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葡萄沟》美在了孩子们的眼中,更甜在了他们心里。 评课中,黎红老师首先肯定了侯老师对文本的把握比较透彻,整节课目标也得到了落实,不仅能够抓到明显的文本信息,还挖掘到了文本背后隐藏的信息。其次,黎老师也高屋建瓴地指出,如果“茂密的枝叶”让小朋友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解,会更加具象生动。 话•名字之意 三年级的罗阳老师耐心倾听着孩子们诉说《名字里的故事》。开课伊始,罗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接着,围绕“讲清楚”和“听明白”使学生明白了学习目标;然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名字的含义;最后,老师结合学生名字送上了深深的祝福,家长们以视频的方式讲述了名字的深意。 课后,教研员刘文虎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名字,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更承载了爱和希望。罗老师的课中,小小的名字有大大的含义,在学生听与说当中,口语交际目标已悄然达成。刘老师也进一步总结道,口语交际应以交际为核心,在引出交际对象之后,逐步引出交际场合、交际方式与交际内容。 悟•爱国之情 五年级的郑国才老师在循循善诱间引导孩子们领悟了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课堂中,郑老师运用组诗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读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三首古诗中感受了诗人对祖国真挚的情感。 课后,陈涛老师针对本堂课给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首先,陈老师对郑老师运用组诗教学的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次,陈老师在指导孩子结合资料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方法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点评;最后,她进一步指出老师不但要高瞻远瞩有引领性,还要懂得“后退一步”达到生生互动,让课堂真实地“活”起来,生动起来。(赖波 通讯员 胡念)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