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三幼班本课程建构丛书《幼儿园里有妖怪》出版啦!
发布时间:2020-10-11来源: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6585
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在这收获之际,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成都十三幼)也迎来了累累硕果,基于儿童视角的班本课程建构丛书《幼儿园里有妖怪》正式与大家见面。十余载课题研究,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逐渐形成以“科研成长人”“文化浸润人”和“特色造就人”为特色的教师成长途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探索园本及班本课程建构。《幼儿园里有妖怪》系列新书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它讲述了班级教师以儿童视角为核心,从遇见儿童、支持儿童、挑战儿童到成就儿童的心路历程。 为了与幼教同仁更深入地探讨“资源”和“课程”的力量,共话儿童成长华章,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于10月10日举行了“基于儿童视角的班本课程建构成果交流暨《幼儿园里有妖怪》系列新书赠送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彭俊英,成都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成都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吴丽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敏,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贺晓斌,成华区教育局学前与终身教育科科长罗蓉,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昌渝,成华区政府督学钱莉、王菱、李兰菊、涂进、农春菊、甘凤兰等专家、领导莅临本次交流会。成华区各公办园园长、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园园长及骨干教师、成华区学前第二联盟园园长及骨干教师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此次活动。 十三幼集团总园长唐琳在交流会上致欢迎辞,她介绍说,十三幼多年来一直追逐在“以儿童为本的优质课程构建”之路上,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有强烈研究意识和课程意识的幼儿园。她相信,通过本次交流和专家的指点,十三幼能更好地总结课程建设经验,更加明晰推进课程园本化、班本化建设方向,促进集团共构优质课程,提升保教质量。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篇章展开。 “妖怪”围炉记 首先,十三幼刘艺洁老师和班上幼儿演绎了书中片段《米花哭了》,剧情重现了当时幼儿组队表演的故事情境,充满童趣,同时发人深省。 家长作为课程的合作者,从始至终都在为课程建设出力。交流会上,家长代表刘佳昕分享了她在参与班级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并表示非常幸运孩子能够遇见十三幼、遇见“妖怪”课程,这段邂逅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影响至深。 最后,已经上二年级的岳艾佳小朋友带来了当时他们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的妖怪剧《王子死了》剧本赏析。一波三折的趣味剧本,岳艾佳小朋友娓娓道来,自信耀眼,收获了专家、领导们的肯定和赞美。 多个场景再现后,“妖怪”课程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精彩瞬间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众人惊叹于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老师和家长在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所感动。 “妖怪”诞生记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妖怪”课程的诞生并非一朝一夕。《幼儿园里有妖怪》班本课程系列丛书作者王兴艳老师、黄萍老师分别以《与影共舞》和《文化自信——坚持的力量》为题,详细介绍了“妖怪”课程的前世今生,让参会人员更全面的了解了“妖怪”课程发展的始末,让大家坚定了以“儿童视角”和“课程游戏化”建构幼儿园课程的方向。十三幼人的坚守和探索,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位幼教同仁,引发连连掌声。 “妖怪”评析记 “妖怪”课程从初具雏形到瓜熟蒂落,少不了众多专家、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本次莅临交流会的专家、领导,围绕“幼儿园园本、班本课程建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说道,幼儿园的课程既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要有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课程的质量直接体现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大家应该重视日常活动,并关注其连续性、持续性,希望“妖怪”课程能够有更多的宣传和推广,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将好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出版,推动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发展。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授彭俊英一直关注着“妖怪”的成长。本次莅临现场,彭教授感触良多。她说:“‘妖怪’系列书籍的出版,是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果实,也是十三幼课程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让我深受触动的,是本书中体现出的教师专业敏锐度以及课程上的革新,希望更多一线老师受此鼓舞,做出更多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活动和课程。” “今天的交流会以及呈现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线教师的成长以及成华教育的成长。十三幼近20年的课程研究,从川西民间文化资源到皮影,再到光影,这套利用光影资源开发的课程将传统和现代充分结合,充满新意。”成都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吴丽娟谈到本次活动及“妖怪”课程,充满欣慰和感动,充分肯定了《幼儿园里有妖怪》系列丛书。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敏在发言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是独特的,幼教人应对此充满自信并为此坚守,要做“有准备的教师、有思想的园长、有文化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有妖怪》系列丛书能充分体现这些理念,希望以此为契机,市、区、园三级联动,继续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更进一步。 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贺晓斌对十三幼以及成华区幼教人坚持“科研兴园”、“课程兴园”的理念表示高度赞赏,对专家、领导、学前同仁对成华学前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幼儿园里有妖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祝贺十三幼的老师们,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优秀学前人及优秀课程涌现。 “妖怪”出使记 “妖怪”课程作为十三幼课程建构研究的成果,满载希望,愿它为桥梁,让十三幼与联盟园和姊妹园共绘基于儿童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蓝图。 教育之路漫长艰辛,师者需上下求索。未来,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努力,一起发现儿童的力量,点亮童心,共筑幼儿园“课程”的靓丽风景。(陈海燕) |
责任编辑:范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