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胜西小学曾凌伟老师承担省级教学研培任务
发布时间:2020-09-25来源:成都市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张明毅浏览量:3894
9月23日,四川省教科院举办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常态教学相融合”为主题的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四川任你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展开。四川省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尤一、成都市青羊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莹、成都市胜西小学教师曾凌伟在活动中展示了研究课与研讨活动。 曾凌伟老师与成都市胜西小学2017级6班的同学们带来一堂观摩课——《除法算中的发现》。课堂的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框架,在教学中,曾凌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若干组不同的算式,自主探索“被除数、除数是怎么变的”“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等,从而推导出“商不变”的规律。课上,曾凌伟老师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借助生成资源让学生互相交流,使推理层层递进,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随后,张莹老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作了介绍:大多数常规课教学目标是达到了,但孩子们缺乏思考,对“商不变”背后的原因没有进行深究。老师们认为,学生应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设计、体会、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本堂课是基于“在常规课堂中要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设计而成。 尤一老师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常态教学的融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三个方面”的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一种能力”和“一种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数学现象要有刨根问底的意识,培养学生要有大胆假设、严谨求是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生活与数学相互佐证、相互理解的习惯。最后,尤一老师表示,教师应多思考“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孩子们敢想、敢猜、敢证的学习态度?”…… 最后,曾凌伟老师分享了教学思考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传统的教学老师都能教对、教会基础知识,但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渗透数学素养、数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素养,获得学习经验,“这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赖波 通讯员 张明毅) |
责任编辑:陈冀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