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海滨小学校参加成华十年教育资助总结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9-12-28来源:成都市海滨小学校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3509
12月24日下午,“成华十年教育资助总结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开幕。此次会议由成都市海滨小学校承办,旨在落实教育脱贫政策,深入推进成华区教育贫困资助水平,完善成华区教育资助机制。 成都市教育局万琳副局长、成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蔡达林部长、区政府周海燕副区长,成都大学佘勇博士,市教育局财务处陈晓波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陈弦、市资助中心亢进主任、史强副主任、张唯科长等领导参加此次会议。 十年韶华 成果十佳 现场,由成华区政府、成华区教育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对成华区十年教育资助的相关情况给予汇报总结。成华区政府周海燕副区长率先开场,针对十年资助工作成果作出汇报,同时也强调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学生资助是教育脱贫的重要部分,更是惠民利民的重要政策。 成华区教育局局长高峰以《探索区域教育精准资助新模式,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主题,对成华十年教育资助情况作出报告,他表示“目前成华教育资助已经实现了所有学校+所有学段+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校全覆盖。十年来,成华区已经累计发放资助金16012万元,惠及14余万人次。”现场,高峰局长还从“菜单式”“便民式”“滴灌式”“风控式”“激励式”五方面对成华十年教育资助工作情况作出汇报。 除了正式的工作汇报,现场还对优秀的学生资助工作单位、个人、学生给予表彰。 榜样的力量 “一个都不能少” 海滨小学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不仅在活动中彰显了优秀的爱慧办学品质,同时也用"爱于心 慧于行"的办学理念给成华学生资助项目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杨杰校长作为海滨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他在现场围绕三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学校学生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机制: 一是狠抓“五个到位”,确保资助工作规范高效。海滨小学坚持规范申请程序,公示公告“四个”资助环节。做到了政策公开,条件公开、名额公开、对象公开,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并严格履行五步到位:规范工作管理到位、资助政策宣传到位、资助系统培训到位、强化管理机制到位、资金发放管理到位,将资助工作做到完善。 二是树立“三大意识”,动态管理意识、资助育人意识、广结善缘意识,确保资助工作及时精准、紧密联系。学校一方面构建“爱之系列”活动,通过“我爱我”、“我爱你”、“我爱家”、“我爱校”、“我爱国”等主题,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实现以爱育德,做充满爱心的社会小公民;另一方面,还为学生开设了“知心小屋”心理咨询、作业辅导等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全面大力践行“爱慧教育”,确保资助工作呵护成长。学校在做好政策内资助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积极争取市区民主党派,市区关工委,企业团体、慈善机构以及个人的支持,倡导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来献出一份爱,为学生争取了多元资助创造了条件,2015年,学校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贫困学生募集资助金30多万元进行骨髓移植,已经成功返校读书。 据了解,目前海滨小学已经依托“鸡蛋牛奶工程”、宏志助学金、自强助学金、爱心助学金、成华区民进支部等平台,资助学生已达157人次,涵盖低保学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特困学生等,让教育资助惠及每一个孩子。其中,张曦梦同学还被评为“成都市第七届孝心美德少年”。 在爱慧教育的路上,学校将继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让爱慧助力成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守望每一个笑脸如花绽放。 十年任重道远 未来坚定前行 成都市教育局万琳副局长再次来到成华,听着每一个动人故事,看着每一个孩子的幸福笑脸,感慨万千。她提出:希望每一位资助人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完善资助机制,创新资助新局面,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位家庭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学生资助工作任重道远,未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探索、要实施。现场除了对成华十年学生资助工作情况作出汇报外,还特邀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佘勇为老师们分享了《走向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给出更详实、更科学的理论指导。 十年砥砺前行,成华学生资助之路走得稳重而踏实。但今日的十年汇报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学生资助起点,相信未来的学生资助工作会更具温暖,指引每一位被迫迷路的学生“回家”。而海滨小学,也将继续带着爱慧之心,用爱慧行动温暖每一个学生。(魏雅莉) |
责任编辑:季凯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