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思 抵达诗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2019-12-27来源: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作者:李林浏览量:2389
11月25日-12月12日,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第六届“兴城杯”三学课堂教学大赛暨首届“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学校共11个备课组、11对“青蓝工程”师徒对子、11名青年教师参加比赛。每个组积极准备、深入研究、认真打磨、反复修改,在比赛的三个环节(课堂展示、课后反思和课后评课)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各组为学校“以学为中心”的课改推进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孙小权老师课堂 叶香兰老师课堂 赵爽羽老师课堂 张旭伟老师课堂 亮点一、把“学习”放在课堂正中央 课堂立场有变化:站在学生的立场,但没有走向“学生主体性神化”,无论是学历案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力争把“学习放在课堂正中央”,理性思考“三学”思想。 如果把各种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各种学案当作工具,就像拥有一把非常有用的锤子,人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个钉子。如果过度关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各种学案,忽视了教育思想的建设、专业知识的重构与更新、教学内容的正确定位,将导致肤浅和倦怠,学习没有高阶思维的培养是失败的。 亮点二、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青蓝工程”建设有成效,师父带徒弟“三带”做到很好:带师魂——培养教育情怀,热爱本职工作;带师能——扎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带师风——敢于担当责任,乐于无私奉献。此次比赛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风采。 亮点三、教学研究基于实证 各组教研氛围浓厚,反复磨课、反复调整、全程参与,所有研究基于实证。各教研组非常重视,有思考、有措施,所有呈现都是研究“干货”,充分彰显了新世纪老师的务实、敬业、执行力强! 亮点四、对学历案的使用更成熟 从设计到教学实践都朝向学历案的要求:要素齐全、叙写正确、“学—教—评”一致。让“高效课堂”走向“三学课堂”,从而成为发掘知识本身魅力的课堂。 亮点五、每个人都充满了热爱 此次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所有老师积极参与,为了自己的教研组,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群策群力、深入学习,精心打磨课堂,大赛凝聚了所有老师的智慧与力量。 亮点六、为学校课改助力 各组老师为学校的课改推进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奉献了各组的智慧与力量,各个部门大力配合,体现了新世纪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此次比赛致力于让师生生命在一次次的聆听、碰撞、交流、感悟中逐步拔节,共同成长,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和生命深刻共鸣,这是“经由思,抵达诗”的课堂,新世纪人将用一生的读书、思考、阅历和生命去抵达、创造。 颁奖仪式上,邓文光校长总结道:“这次比赛,让新世纪人收获了课改的成就与幸福,同时又感受到教育和课改需要时间和土壤。课改很难,有一句话是‘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失败,唯独教育不能!’但是,无论如何,新世纪人都做好了准备,与团队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永远行走在美好教育的路上,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李林) |
责任编辑:陈冀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