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学市级课题阶段性成果接受市、区级专家团队检验

发布时间:2019-12-15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3083

“这个一般课题绝对‘不一般’!”

2019年12月11日,海滨小学《基于项目学习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市级课题阶段性成果正式接受市、区级专家团队的检验,研究实力再获专家认可。

 

项目学习的课题研究,海滨小学从区级做到了市级,实现大跨步成长

 

对学校来讲,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能够申报成功课题,也是学校教师能力的体现。在海滨小学,从区级课题到市级课题立项,花了3个月时间。

2019年5月8日,海滨小学召开区级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8月,该课题被正式立项为成都市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在学校内开始实施;如今该市级课题已经实践了3个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课题实践是否行之有效呢?

12月11日,海滨小学一群参与课题研究实践的领导、老师们现场做出具体汇报。学校副校长蔡玲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牵头者,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设计、预期效果、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下阶段的实践安排等方面,对该课题的实施在海滨小学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详细解答。通过4个月的实践,蔡玲副校长明确“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研究思路,以核心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组—全校推广的方式将研究逐级铺开。通过后期的调查、观察发现,学生创造力提升开始凸显,在成华区小学里排名前列,教师的项目学习案例设计与指导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丰富的项目学习内容、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课题文献资料的严谨性得到了到场专家的一致认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陈宇燕女士给出充分肯定:“整个文献思维清晰、逻辑严谨、材料丰富,对迭代教学的数据化分析非常全面,学校虽然是在全校推动项目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分年级执行,也非常好的实践方式,让不同学段的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教学魅力。”

“这个一般课题绝对不一般!”3个项目学习搬上舞台,学生变化令专家点赞

关于项目学习,学生们又有哪些变化呢?现场,海滨小学把项目学习的课堂搬上舞台,让每一位专家近距离感受项目学习给予学生的变化。

数学项目学习小组带来了《大课间路线设计》,学校老师结合大课间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索如何实现学生大课间高效率集合问题。学生们自主画图、自主讨论,在探索中学会了合作、测量、安全、有序、记录;

科学项目学习小组带来的《你好,蚊子》,通过抛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蚊子消失会对植物、动物、人类产生的影响,最终得出蚊子不能消失的结论,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们的上课热情,即使是在舞台下,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讨,把现场氛围搞得火热;语文项目学习小组围绕《家庭动物园》这一核心,每一个家庭成员根据性格穿上匹配的动物服装来到现场,有熊爸爸、兔妈妈、蝴蝶女儿、长劲鹿儿子等,超现实的家庭情景剧不仅观赏性强,也提高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观察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在项目学习中融合演讲、绘本、作文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所副所长张碧荣先生观看完学生们的舞台表现后给予了高度肯定:“这个一般课题绝对不一般,看完后让人肃然起敬。我觉得这个课题是撬动中产家庭教育的支点,它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最关键的是每一个项目学习都行之有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他也对海滨小学近年来的办学成果给予肯定,“校园环境巴巴适适的,校园学习氛围很浓厚,从每一个点滴细节中就能看出来,海滨小学办学越来越有讲究了,办学质量越来越优质了。”

海滨小学内涵发展、教学品质大改变,着力走上高质量课程实施的道路

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皓女士已是第二次参加该课题的研讨了,从8月份到现在,她也在惊叹于海滨小学短短数月的成长,“不仅理论知识过关,实践方面也整得循序有秩。最关键的是把抽象的育人目标转化为教学时间成果,并且让学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海滨小学这一点做得让人震撼……学校自2015年搬校到现在,在校领导的带领奋斗下,海滨小学的内涵发展、教学品质确实发生了巨大改变。”

 

除了研讨,现场专家们也对学校项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从实践操作、目标设定、成果预设、创新性等多方面给出了不少中肯建议,帮助解答了海滨小学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疑虑,深度解答让每一位参与项目学习的老师受益匪浅。

据了解,对于接下来的项目学习,海滨小学将会再次加大创新、实践力度,聚焦海滨小学办学特色,创办处专属海滨人的项目学习。学校也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够在项目学习中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实现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责任编辑:李永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