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附小学生走进杂粮实验室 感受自然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9-11-13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陈燕秋浏览量:3769
2019年11月12日,“校地共建,大手牵小手”志愿者活动在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展开。下午2点,成都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成大附小”)的孩子们在科学老师赵金艳的带领下,开展了此次外出实践的体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成大生物工程学院的万博士为孩子们介绍了“我们身边的杂粮”,如荞麦、小米、高粱、赤豆、青稞、黑豆等等,还告诉孩子们杂粮的身上满是“宝贝”,孩子们都纷纷在本子上记录下这些杂粮能给身体带来各种益处。 随后,万博士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农业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各种高、精、尖的设备出现在孩子们眼前,她们不禁发出一声声的惊叹:“我们的科技真是先进啊!”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能检测十八种氨基酸 纳米粒度仪可以在纳米级别检测样品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具备育种、栽培、初级加工到精细加工。其中杂粮技术加工研发中心,有着许多自己独特的专利,重点研究对象是荞麦和藜麦,还研究出了许多专利产品,如荞麦饼干、苦荞沙琪玛、荞麦零食、苦荞酒、藜麦果酒等等。 严教授还告诉孩子们,藜麦是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 藜麦种子非常小,长出来的植株除了具有营养价值,还有观赏价值。在成都绕城高速环球中心路段也种的有藜麦。看到一颗小小的种子培育成了一株株嫩绿的小苗,孩子们感叹生命诞生的神奇与人类智慧的伟大。 酿造的苦荞酒 孩子们还亲眼看到了实验室里面的小米、芝麻、黑米、薏仁等杂粮。 中国是苦荞的起源地,而我国苦荞产地主要在西藏、阿坝州等地,孩子们现场尝试了种植野生大麦,这种大麦是青稞的祖先,是在以色列中东地区原始森林里采集来的。 严博士指导孩子们种植野生大麦和苦荞 孩子们体验着种植带来的乐趣 严博士告诉大家,野生大麦如果遇到不利于生长得环境,即使它发出了芽,也会主动选择枯萎,保存生命力,来年再生长。家长志愿者对野生大麦顽强的生命力感叹不已,想要亲自尝试种植。 活动结束之际,成大生物与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和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通过此次参观和学习,孩子们对身边的杂粮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只有科技才能改变生活。更加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