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西小学二年级五班课外实践体验日活动:走进成都漆器厂
发布时间:2019-11-08来源:成都市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2630
10月26日,金秋的金河路,杏叶落而未黄。在小巷转角,二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在张老师、陶老师带领下,走进了成都漆器厂,开展课外实践体验日活动,近距离感受成都千年漆艺之美。 “漆”遇——与3000年非遗文化的惊喜相逢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看见是最美的相遇。成都漆器起源于距今3000余年的商周时期,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二年级五班的同学们走进了这座老院,也走进了3000年历史的时光隧道。在陈列室内,每一件漆器都是时间与耐心成就的美。在漆器老师们的耐心讲解下,一个个器物仿佛有了新的生命。 初相遇,却像旧相识。面对老师的提问,小朋友们踊跃发言,“漆器是天然的”“是纯手工的”“制作麻烦”“好贵”清脆、稚嫩的童声,让这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格外欢乐。走出精品陈列室,不少小朋友还在嘀咕,自认为自己账面上的压岁钱,是有实力带一个回家的。 在漆工车间,一股特殊的植物性酸香气扑面而来,这是生漆的味道。孩子们嘴上纷纷喊臭,脚步却没有停下,反而更加好奇地围拢在老师身旁。从老师口中,不仅了解到了漆是怎么提取的、毛刷是怎么制作的、窨房是怎么工作等专业知识,还知道了“如胶似漆”“脱胎换骨”“买椟还珠”“流觞曲水”“大器晩成”“不磨不成器”等与“漆”相关的成语。 “漆”趣——与70多道汉风彩绘工艺的亲密接触 做漆器是慢的。一件漆器的完成要经过70多道工序。为增加直观感受,在实物、图文、视频等多方位讲解的基础上,老师特意安排了汉风彩绘手工体验环节,孩子们3-5人一小组,你一笔,我一笔,在木制地空白手机支架上面,尽情地想象,自由地发挥。一个个已是“大师作派”,或方或圆、或曲或直、或花花草草、或飞禽走兽,完全是一幅要把汉代工艺亲手“复活”的架式。 “漆”缘——与胜西500米邻里之间的奇妙缘份 成都漆器厂与胜西小学,都藏身少城腹地寻常巷陌,直线距离不足500米,方寸之地,邻里之间,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缘份。多年前,胜西就将漆器艺术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来研究,在紧张的校舍里,单独辟出一间漆器展览室。成都漆器雕工出众、光泽明亮,与胜西小学“知行统一、学养俱佳”校训精神也是极其契合的。此次,随着二年级五班胜西学子的到来,这份奇妙缘份写下了新的篇章。说起成都漆艺厂,确实让人惊讶,多少年来从门口来来往往,这栋三层楼的井字形建筑,在林立的高楼中极不起眼,大门白底黑字的厂牌破旧不堪,进入厂区入眼可见墙体的斑驳,这怎么会有非遗的存在?但从孩子们扑闪扑闪的眼神中,分明感受到了别样的流光溢彩。 漆”待——与成都漆器的四海重逢 成都漆器,在古代是皇家和豪门把玩的产物,在如今已成了大大小小博物馆的宠爱。走出工厂,期待着孩子们与成都漆器的再次相逢。那时的胜西学子、五班少年,已扬帆四海、阔步天涯。更加期待,若干年,愿他们再次“结庐”此处,静赏一方漆器,回味童年时光,耳畔心内全无“车马喧哗”。(成都市胜西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