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市未成年人天府文化进校园“童声 童韵 童分享”主题展演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9-11-07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陈娟浏览量:2510
伴随着尽显天府少年朝气的声声童谣,张张笑脸,11月6日上午,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主办,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承办的“悦读伴成长·书香润校园”2019年成都市未成年人天府文化进校园“童声 童韵 童分享”主题展演阅读活动在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举行。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小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成都市全民阅读公益推广大使周东,成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傅艳,明天出版社社长刘尚礼,成都电视台金牌主播李文娟、吴晓芬等在活动现场和来自都江堰、金堂、高新东区、温江、龙泉驿等地10所学校的400名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分享成长故事。 活动现场有儿童剧“马小跳当爸爸”的笑声,也有留守孩子写给父母“一封家书”的哽咽,更有《少年中国说》之感铭肺腑。据了解,2019年成都市未成年人天府文化进校园公益项目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通过文化语言艺术志愿者的带领,已进入大成都范围15所学校开展“少年爱祖国,阔步新时代”“传中华文化,诵国学经典”“同诵一本书,童享悦读乐”等主题活动,并设立“杨红樱老师爱心书屋”,把优秀童书带进校园,引导培养中小学生勤阅读、好阅读、善阅读的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同时弘扬天府文化精神。 童声吟诵经典之美 本次展演分为“童声吟诵经典之美”“童韵传递书香之味”“与童分享·伴童成长”三个主题篇章。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爱国诗词串烧《强国之路·笑看今朝》拉开了活动序幕,原创天府文化童谣《成都赞》更是把天府少年爱家乡、传承天府文化的精神完美演绎。在成都电视台金牌主播吴晓芬《客至》(杜甫)的诵读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成都人自古以来的诚朴恬淡和热情好客。 童韵传递书香之味 优秀的童书能够陪伴孩子,教会孩子真善美,给予孩子成长的养分和力量。2019年成都市未成年人天府文化进校园公益项目在10所留守流动儿童居多的学校分别设立了“杨红樱老师爱心书屋”。孩子们自编自排杨红樱老师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这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的一大乐事。 与童分享·伴童成长 家,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风港。在留守儿童的学校,项目开展了“一封家书”的主题活动。一纸一笔,一书一信,朴实无华的一封家书是留守孩子内心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其中,许多孩子写给爸妈的书信让人泪目,内容让人沉静思考。成都高新新民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3名学生代表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写给爸妈的一封家书。字里行间,孩子们希望把自己成长中的成功、骄傲告诉爸爸妈妈,“要是你们在家就好了,就可以和你们分享这份喜悦了。你们看,我很棒哦!”但更希望在自己彷徨无助、孤单想念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在身边,“多想一家人坐在一张大圆桌上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可惜的是这只是梦。多少次,我想拉拉你们的手……”“我知道你一直都很爱我,我不求你立马回来,因为我知道你工作很忙,只希望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了……”杨红樱老师走到台前,抱住孩子们,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呵护和鼓励。书信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有情物。她鼓励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信,这会成为一份难忘的、永久的记忆。泪水过后,孩子们依然坚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青城书院原址上建成的都江堰市青城小学,孩子们带来的《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重振百年书院声势,传承“崇圣尚礼”的书院文化精髓,昭示出勃发向上的力量。 2019年成都市未成年人天府文化进校园公益项目用声音的力量,文化的浸润陪伴孩子们成长,把“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根植在孩子们的心里。(赖波 通讯员 陈娟)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