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西小学区级课题《STEM背景下运用和改进民间玩具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研究》中期汇报会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19-10-27来源: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424
2019年10月25日上午,胜西小学区级课题《STEM背景下运用和改进民间玩具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研究》中期汇报如期进行。 活动特别邀请了四川省科学教研员黎霞老师和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区科学教研员王琪老师对该课题的研究作指导。参加课题会议的还有来自青羊区兄弟学校科研室负责人和科学骨干教师们。课题会由学校副校长李欣主持。 汇报活动首先由王宇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的《空气有质量吗?》一课。课堂中运用到的民间玩具是跷跷板这种小朋友喜欢玩耍的大型玩具。跷跷板在科学课堂中通常是在机械单元作为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对象进行结构和原理分析。本课中则作为测量工具,去研究空气有没有质量,激发学生对改进测量工具的思考。从而巧妙地将民间玩具与STEM课程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也为民间玩具在科学课堂上的运用方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教学中,王宇老师还指导学生利用图示建模法来收集信息,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课后,王宇老师就跷跷板在本课及在整个空气单元中的运用方式和作用做了介绍和说明,也分享和交流了至参与课题研究以来的收获和思考。 随后,冯平老师就课题开题至今的情况做主题汇报。冯平老师不仅展示了研究过程中的大量图片和资料,更着重从深化课题研究的课例研讨、学生和老师在研究中的改变,取得的成果及推广等方面向专家和老师们做了介绍。 最后,参会老师和专家围绕课例和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点评。省教研员黎霞老师对胜西小学科学组教师在STEM课程研究方面大胆的尝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表扬,同时对《空气有质量吗?》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效果予以肯定。就王宇老师敢于挑战和尝试这样一节有难度的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来排除诸多干扰因素的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还对课题在今后的开展和研究中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王琪老师指出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优势,是课题选点有新意,有价值;研究课例丰富,质量高。不足之处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民间玩具的价值与STEM理念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查新,做好综述,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和推广性。 通过此次中期汇报活动,让课题研究者受益匪浅,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课题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梳理明确了后期研究的方向,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胜西小学) |
责任编辑:陈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