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基于生活化“三学”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举行

发布时间:2019-05-23来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作者:张红 通讯员 张艺藐浏览量:3276

5月22日上午,温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基于生活化“三学”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举行,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与河南洛阳跟岗学习班主任参会,小学部校长许丽萍与学习方法报主任陈力莅临现场指导,区研培中心教研员赵辉主持此次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年级七班教师李洪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段特点,从实际学情出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教给了他们选择安全游戏的方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相处,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年级五班教师汤敏带来了课例《好朋友真诚相待》,引导孩子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处处留心皆学问,汤敏老师基于生活化的选材,让孩子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汤敏老师以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故事作为案例,引导他们层层深入地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剖析朋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并总结出了与同伴和谐相处的方法策略。

课后,叶晓琴老师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专题分享。叶晓琴老师谈到,学生的“自学”、小组的“合学”、班级的“群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最终追求。教师应将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节日仪式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的经验来学习,同时还应将课内学习延伸至校内外其他的学习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专题研讨中,各学校的老师围绕此次教研主题和两位老师的课例做了精彩发言,教研员赵辉高度肯定李洪老师和汤敏老师的课堂,并谈到,两位老师都能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例选材新颖、立意鲜活、形式多样,很好地契合了孩子的年段特点;两位老师能及时捕捉课堂现场生成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体现了执教者具有把握课堂的能力和把课堂深刻下去的功力。

学科生活化,教学活动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践行温江区“学为中心”的“三学”课堂变革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一路探索,一路实践,一路收获,一路成长。相信追寻《道德与法治》的诗和远方,七中实验学校自会收获一路欢歌,一路阳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姚静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