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北一小教师赴凉山参加援彝工作 传播金牛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19-04-26来源:解放北路第一小学校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3133
昭觉县尼地乡地处大凉山腹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彝族聚居乡,全乡99%以上人口为彝族。也是昭觉县海拔最高的乡,海拔达到3200米,不过空气稀薄却非常清新;环境恶劣却风光秀丽;人们生活贫困却乐观朴实。 2018年6月,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校的体育教师聂忠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援彝工作,经过省教育厅为期两天的培训,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尼地乡署觉洼五村担任村“四治专员”工作。 离开生活了近50年的城市,离开了工作了30年的教师岗位,来到深度贫困的彝族农村工作,聂忠老师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学习国家扶贫政策,关注教育方面的政策保障,积极与当地的干部老乡交流并向他们学习,在沟通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 给老乡宣传义务教育政策 入户宣讲政策 入户调查了解民情 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交流 省委组织部对援彝综合帮扶工作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一、宣传党的政策(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党的农业农村工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等)。二、推动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工作)。三、开展综合治理(禁毒防艾、网格化服务管理、15年免费教育计划、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普及普通话等工作)。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五、为民办实事(通过在脱贫攻坚一线调查研究,收集意见建议,了解群众需求,努力多办实事,重点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民生问题)。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大家积极开展工作,走村入户,是最基本的工作,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困难需求等等,向他们宣讲政策,分析家庭致富潜力,拟定脱贫计划和方式,并将他们的具体困难记录下来,向村两委或乡党委政府汇报,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聂忠老师除了协助村上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尼地乡控辍保学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刚接手时乡上的控辍保学资料非常匮乏,多次受到州县教育督导部门的批评,而聂忠老师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之后的第一次接受州上的督查,就受到严厉的批评,原因是档案资料不完整,内容太少,装订不合要求。由于之前聂忠老师对档案工作非常不了解,仓促上阵,致使工作受到批评。聂忠老师意识到面对全新的工作,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学习,主动请教。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工作队中经验丰富的同志的指导帮助,档案资料和内容不断的充实起来,按片区、县级、州级不同的要求,一次次的补充完善,在经历了4次县控辍保学督查之后,在2019年3月接受了凉山州教育督导部门的年终控辍保学工作督查,评分较高,得到州县的表扬和鼓励。 作为金牛区教育局培养出来的教师,聂忠老师并不满足这样一点点的进步,而是把金牛教育理念在这里传递。最常做的事情是到全乡的中心校、村小、幼教点去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看到生活在贫困线的孩子们的艰辛求学之路,聂老师向学校提出了捐赠体育用品的请求,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将社会爱心温暖到偏远的彝族乡村。 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秦朝安、许潺老师来中心校捐赠体育用品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援彝干部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贫困偏远的彝乡带去温暖和希冀。(解放北路第一小学校)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