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共生长 成都市行知小学举行语文高段赛课活动
发布时间:2019-04-19来源:成都市行知小学 作者:魏雅莉 通讯员 罗良盛 唐倩 郭婷浏览量:4016
4月17日上午和18日上午,在陶然楼多功能室,举行了成都市行知小学第五届“成就学堂”青年教师语文高段赛课活动。全程七节课,金牛区教研员吴宏燕老师任专家评委,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杨琪、副校长何毅、教导主任祝静全程观课,全体语文老师及一些非语文学科老师到场观摩学习,感受该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五六年级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时而朗朗读书,时而热烈交流,时而凝神静思,时而举起的跃跃欲试的小手,如一片小森林,真是一场语文教学的盛宴。 杨柳老师执教《一位这样的老师》,围绕“这样”一词抽丝剥茧,通过课文中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变化:佩服——疑惑——愤怒——敬佩,明白这位老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他首先教学生学会怀疑,即“新怀疑主义”,教学会求真,并带入生活之中。正如《中庸》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方才“笃行之”。 第二堂课是郭婷老师执教的《用目光倾听》。抓住这个看似矛盾的标题,领会到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因为眼晴是心灵的窗户,跟别人交流,打开心扉,自己专注,又对人尊重。围绕“真诚”主题,还进行了拓展阅读《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真诚待人》,突显了文本的人文精神。 第三堂课是唐铭浛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秘密》。唐铭浛老师分析教材细致入微,抓住海龟的动作,体会动物本身的秘密。随文本和学生品会场景:旅行同伴的自作聪明,“见死要救”,破坏动物们的秘密,导致大片幼龟被食肉鸟惨烈捕食。揭示主题:当人未弄懂大然的秘密而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第四堂课是罗雪莲老师执教的《宴子使楚》。罗雪莲老师冷静深邃,带领学生领会晏婴的机智。抓住一些细节,如战国时期的“五尺”,今天应多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联袂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等《晏子春秋》古文语,让学生进行两千年前后的文字连接,去感悟经典,明白晏子的机智,怎样成功反击楚王设计的侮辱:晏子身矮、晏子无才、齐国人小偷,而变成楚国是狗国、下等国、“水土”不好国。 第五堂课是五年级的唐倩老师执教的《人物传记》。这不是课文呀?原先上课单写的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原来,唐倩老师是以本册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为连接点,重新组材,和课外的《海伦•凯勒》、六年级的《詹天佑》组成“人物传记”的群文阅读。这也是太创新了,传统教学中闻所未闻,纤纤美女如此胆大,上得游刃有余。例文引路,总结方法,放手其余,轻松上好了《人物传记》大题。 第六节课是温雪莲老师执教的《西门豹冶邺》。带领学生去领会西门豹的顺藤摸瓜,将计就计,惩治首恶,开渠引水,恢复生产。表面上不温不火,说是去送送新娘,又说是麻烦巫婆去给河泊传信,其实早已运筹帷幄,目的是除暴安良。学生对关键词句的体会,精彩频出。 第七节课是文雯老师执教的《古诗中的角度》,结合教材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整合成有角度的群诗阅读。先由熟悉的《登鹳雀楼》,理出观察的景物、角度、体会,然后新学《登飞来峰》《题西林壁》,再拓展到杜甫的《望岳》。体会欲穷远必更高、站得高看得远、跳出圈子看、凌顶小众山诗境诗理。 赛课完毕,由何毅副校长主持,吴宏燕老师作点评指导。吴宏燕老师高屋建瓴,指点迷津,驱云雾而见丽日。肯定学校老师的专业成长,很多堂课都可圈可点。七节课有两节课用了群文阅读,其它课也用了比较链接阅读,这是高阶思维、对比思维、整体思维、求同求异思维,可看出老师们在教学改革路子上的大胆步伐。 吴宏燕老师也指出了一些建议,说一定要深入解读文本,发现文本中所有的点。还要跳出文本,从单元视角、年段目标等,在整体思维下进入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另外,文中表述及学生的体会、发现,可能很散,要怎样归纳整合。教育即生长,老师要对每个教学环节非常清楚,对教学目标非常清醒,耳朵、心才会放在学生身上,这样的课才是生成的,也才是生动的,学生才能生长的。(成都市行知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