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路小学“小蜜蜂”论坛第一期:成果宣讲 指引方向

发布时间:2019-03-29来源: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3155

2019年3月11日,建设路小学教科室主任陶弦就“小蜜蜂”课程建设近三年的情况向全校老师做了成果汇报,带领老师们一起回顾了走过的历程,宣讲了已经取得的成效,明确了下一阶段研究的着力点。

1.JPG

同时,老师们喜获“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校本教材《采蜜》系列丛书,全校老师共赏成果。

2019“小蜜蜂”论坛第二期——跨界共研 共赴未来

2019年3月19日,在前期成果宣讲与认同的基础上,学校开启了新一轮实践。

本学期第一次“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研讨会在学校本部阶梯教室拉开序幕。此次会议由教科室陶弦主任主持,学校校长刘定红、副校长钟疆龙,教导教科室主任陈红、教科室干事林娜老师以及学校课题课程中心组全体老师参与互动。

“‘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关键点”培训

陶弦从高质量的项目式学习框架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就“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四大关键点(驱动问题高挑战、评价量规贯始终、项目成果有产品、复盘反思重修正)给老师们做了一次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案例支持的培训,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指明方向、提供工具与方法。

驱动问题高挑战

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是从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开始的,而一个好的、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一定可以撬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探究。

评价量规贯始终

依据“‘小蜜蜂’关键素养指向地图”的指引设计评价量规,以终为始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入多主体参与评价。

项目成果有产品

一个标准的项目式学习要求设计链接真实世界的项目成果,即面向公众的产品,但老师们需要思考何为基于小学生实际的项目学习成果的产品。

复盘反思重修正

一个理想的复盘反思应该遵循以终为始的设计理念,由实践师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从评价量规的选点是否最佳开始,去复盘驱动性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主题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否恰当。为主题项目的再次实施提出新的建议,以此开启新一轮循环。

“‘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选题及方案设计”研讨

第二阶段研讨由课题课程中心组的老师们遵循以上四个“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点,分年级进行跨界共研,本期选题可以是传承(即延用《采蜜》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创新(即根据主题项目课程选题指南自主选题)。

各年级老师们从该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本期项目课程的主题。分年级研讨中,各个学科的老师们围绕选定的主题充分挖掘各自的学科资源,并从关键素养出发设计实施方案。

此次会议在老师们意犹未尽的讨论中落下帷幕,但这只是建设路小学主题项目课程新一轮的启动。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在“小蜜蜂”主题项目课程的迭代升级中有效架起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之间的桥梁,从而真正实现项目式学习为师生赋能的价值。(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责任编辑:陈冀昕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