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学生“设计操场”,东城根街小学推项目式学习
发布时间:2019-01-16来源: 作者:赖波 魏敏 李松涛浏览量:3360
“我们组觉得操场上应该有椅子等休息区,累了的同学可以在上面休息”“我们组觉得应该围墙上设置数学游戏区,既不占面积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我们组觉得应该一地多用,两个羽毛球场也可以作为足球场”……1月16日上午,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第四届教学节顺利举行。此次教学节主要展示该校的“项目式”学习方法,通过设立校园内的、学生生活中的项目,助推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青羊区教育局领导、部分同行校长等现场观摩,天府一小校长谢冬云、崇州实验小学校长杨磊还专门带队学习。 操场成“学习超市”,每个人可“赚币购物” 一大早,两百多名学生就在操场上忙活着。刚进校门,一个琳琅满目的“超市”就呈现在来宾眼前,货架上有糖果、零食、水果,也有引起小朋友尖叫的“小黄人”等自己用胶泥作成的各种玩偶。甚至还有用胶泥做成的白菜、巧克力汤圆等很多颇有童趣的东西。 超市外面,还有专门的小导购员,来宾可以通过完成手工、完成学习任务,加盖完成印章后领取到相应的购物币,然后到超市买走自己喜爱的商品。 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招办主任张勇早早地来到学校,在超市里,购买到了几粒糖果和一个胶泥小黄人,将糖果分给老师、孩子以后,拿着小黄人,张勇说:“这个做得太逼真了,我就带回去,插到办公桌上。” 操场上、手工制作课程、合唱团等项目也吸引了不少来宾的兴趣,不少爸爸妈妈也在孩子的带领下,当起了“学生”。 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说:“这不是活动,是通过项目让学生进行学习,操场的场景,是希望让家长和来宾当一回学生,切身体验我们学校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 据悉,操场上的内容主要是观摩学校“学习设计,思维可建”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展。成果展在学校操场进行,分别由东城根街小学二到六年级的同学通过各个年级的作品为大家展示一个多月来项目式学习的成果,操场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呈现着学生们满含创意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学生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展开的设想。 设计操场,项目式学习让全体人员脑洞大开 9点多,参与者来到四楼会议大厅,赖晗梅校长介绍了参与此次教学节活动的主要来宾,并对此次活动做了简要介绍。廖继巧老师与郭睿老师带来了以“我和项目式学习”为主题的演讲,两位老师通过各自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为现场老师讲述了什么是项目式学习、为什么需要项目式学习以及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怎么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问题。他们生动且细致的演讲赢得了现场一片赞许。 接着,四年级展示了“操场设计”项目式学习汇报。通过前期的测量,分组设计出方案,画出设计图等之后,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优化设计方案”,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参加,要专门邀请了两个老师组也进行设计。 “我们组觉得操场上应该有椅子等休息区,累了的同学可以在上面休息,最好是能有一些沙发……”这一组的设计建议立刻遭到了质疑:“沙发不行吧,下雨怎么办?” 有的小组提出了一地多用,羽毛球场地和足球场地合二为一;有的组建议设立游戏区。连学校没有利用的一个小角落,也被孩子们想到利用起来,设立下棋的地方。 老师组也上台陈述了他们的方案。他们的“跑道设置”遭到了学生的质疑,“起跑位置设置不合理,学生人多时摆不下,有安全隐患……”学生的反对引来阵阵掌声。 项目式学习,紧扣生活融合多学科 据悉,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每年寒暑假前展示自己的教学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年。学校领导说:“我们刚刚的这样的一堂课,包含了语文、数学、美术、科学、自然、体育等多学科的内容。孩子们很有兴趣。” 据学校校长赖晗梅介绍,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是指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们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此次活动以“学习设计,思维可建”为主题,以项目式学习为推手,围绕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展开活动,旨在强调学生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技巧和能力,重在培养学生面向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认知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招办主任张勇,青羊教育科学院主任吴天飞、青羊教科院教研员陈涛、崇州实验小学校长杨磊、天府一小校长谢冬云等对该课程给予了相当高地评价。 最后,赖晗梅校长当众对孩子们表态,学校将采纳部分孩子们的设计方案,在操场展现他们的设计方案,并刻上孩子们的名字。(赖波 魏敏 李松涛) |
责任编辑: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