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小学举办锦江区区级传统文化课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12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浏览量:2603
12月12日,成都市大观小学举办了锦江区区级传统文化课题研讨活动。锦江区教师进修校副校长贺慧,四川省教科院老师李存金,进修校发展室教研员以及课题组相关学校教师、大观小学课题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锦江教育科研与时俱进。2016年9月,自北师大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起,锦江区教师进修校便承担了省资助金课题《提升人文底蕴的区域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幸运的是,大观小学以《以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实践研究》为子课题参加了总课题的研究。在总课题的引领下,成都市大观小学结合学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经典诵读,不断探索和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教学策略。 在此次传统文化课题研讨活动上,大观小学王彦老师执教了寓言故事《井底之蛙》,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富有个性的辩论精彩纷呈,充满想象的故事新编其乐无穷。大观的孩子们不仅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更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底蕴。 课后,刘红梅老师紧扣“经典”“诵读”“底蕴”三个关键词对课例进行了点评。陈嫒嫒老师就课题的阶段性研究作了汇报。陈嫒嫒老师有条不紊地从研究动因、上一阶段研究成果、实施路径、实施内容、研究成效、后期思考六个方面进行了真诚地交流和分享,厘清了经典诵读与人文底蕴的关系。 与会专家对此也做了中肯点评。四川省教科院李存金老师非常欣赏大观学生用故事新编、唱演经典等形式传承、弘扬经典。锦江区教师进修校贺慧校长充分肯定了大观小学的分享式教学理念,教师观念的革新,学生思维的针锋,使得大观小学的课堂有了质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专家们也对此次的课例和小专题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一、回归语文的学科本质。在教材解读上要更细致和深入,关注语文要素的序列性,依照课标、教参、教材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二、聚焦思维的积极发展。课堂活力除了在学习方式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深度学习,要有思维的碰撞,要有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没有冲突的思想交锋就没有高阶思维。 锦江区传统文化课题研讨活动坚实了大观老师们踏实奋进的步伐。相信在专家领导的指引下,大观小学《以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实践研究》课题将硕果累累!(大观小学)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