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第二教育集团教育国际化研讨在川大附小东山学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07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海燕 通讯员 林勇浏览量:3067

2018年12月5日,龙泉驿区小学第二教育集团“创建个性而真实学习的生本课堂”教育国际化研讨活动在川大附小东山学校学术厅召开。来自集团的校长,英语教师以及东山学校学科教师共60余人参加研讨。川大附小东山学校副校长吕江洪主持研讨活动。

研讨会现场

吕江洪副校长主持研讨

来自美国加州的迈克·斯科特博士(Dr. Michael Scott)校长和东山学校三年级八班同学们一起上了科学课“地心引力”。

迈克校长与参会老师们亲切交流

课堂在迈克·斯科特博士领唱英文歌中展开。课中,迈克校长将同桌两人分为一组,1和2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学习所获,互为老师和学生,结成学习联盟。每当孩子有优秀的表现时,就会获得其他同学伸出五指抖动,并呼喊着“唔”的祝贺。迈克校长也从不抽举手的孩子,而是随机在班级花名册上抽学生分享自己的意见。当课堂上出现嘈杂的讨论声时,迈克便用“Class,Class”来组织课堂。

迈克校长的科学课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在体会地球引力时,迈克校长同孩子们一起跳跃,用实践来证明引力的存在。在讲到月球围绕太阳转时,迈克校长解下自己的围巾,挑选了班上重量最轻的同学与他共同演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现象;在讲到月球上引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时,他抱起孩子高高举过头顶,演示孩子可以在月球上跳跃的高度,让“六分之一”引力的空间感形象呈现;在证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的结论时,孩子们各占一半认为铅笔与橡皮擦有可能不会同时落地的猜想时,迈克校长更是解下自己的大皮鞋与铅笔做对比,通过实验印证同时落地的结论。当孩子们提出异议——如果是棉花、羽毛是不是也会同时落地?迈克校长播放视频“铁球和羽毛谁先落地”,解读了“在真空状态下,他们也会同时落地”……就这样,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问题,在孩子们积极的探索中,在迈克校长深入浅出地指导下一一得以化解。

与班上最轻的孩子一道演绎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

铅笔和大鞋子,谁先着地?

迈克校长阐释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在我的课堂里,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思考。让同桌两个尽情讨论,是积极思考的前提。我在课堂中间来回巡视走动,是在检查孩子们是不是理解了我所讲的内容。如果还有不懂得孩子,我会停下来专门给予辅导。因为研究表明一对一的教学是最高效的教学法。两个人中每一个都有机会成为‘老师’另一个则可以进行补充与修正。在调控课堂纪律时针对调皮的孩子,可以让他因为有可能成为‘老师’从而进行自律。”

活泼、高效、有趣的课堂深深地吸引着老师们

在随后的专题沙龙研讨中,迈克校长与来自龙泉驿区第二教育集团各成员校的老师们互动:大班额如何调控纪律,这种一对一模式是否有效?老师是如何调控教学进度,使教学任务得以落实?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美国的老师是如何对付的……迈克校长进行了积极回应,一对一的组织形式在大班额班级中效果不受影响,老师在课堂中不断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关注那些调皮的孩子,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老师的表扬,集体的赞赏,奖励全班的“狂欢”都是调控课堂纪律的有效途径。他还举例自己在美国一个孩子们基础相对比较弱的街区进行教学,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孩子们的成绩大幅提升……

研讨沙龙上迈克校长与校长们对话

集团成员校老师们也积极参与

来自中加精英教育咨询(成都)有限公司的庄健先生对“一对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做了陈述:学生多元智能高阶思维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后的收获效率,以记忆、理解、应用为浅层次,以分析、综合、创造逐层升级到高阶思维。其中以教师教授只能有5%的学习效率,而阅读(10%)、视听(20%)、展示(30%)、讨论(50%)、练习(75%)逐级得以提升,最终以教导可达90%的学习效率而让一对一的小老师教学模式效果最好。

庄健先生陈述一对一教学效率最高

合影

研讨活动通过课堂互动、沙龙研讨,对比研究中西教育方式和师生课堂行为,感受美国教师的实景课堂和培训方式,老师们从中发现和理解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互补性。在“教育,从儿童出发……”的理论框架下创建适应个性成长,真实学习的生本课堂。通过观摩中西方教学行为中师生对话与活动方式,信息加工处理与有效学习调控策略,用以优化自我教学模式,吸其精华,成就自我。一次次中美教育交流的碰撞,必将产生一次次头脑的冲击,也会改变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让教育之路走得更加自信,更加稳健。(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东山学校)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