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教育局信访处理制度:件件落实 及时回复

发布时间:2018-11-30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张红浏览量:3942

2018年3月14日,成都市市长信箱收到新津中学附近居民来信。反映一:“话说每天都要都经过新津中学2号门那里,现在武阳南路那条街车辆非常多,虽然有红绿灯,但是机动车根本不让行人,红灯亮了,车子都很快驾驶过来,这里每天来来往往起码几万人,学生、老人居多,驾驶员素质很低,根本不避让,有时候有协警在的时候还好点,但是协警不可能24小时都在那里,原来在红旗超市上方有个电子眼,现在没有使用了,强烈建议恢复电子眼,监督违章司机的违法行为!!!反映二:“每天经过新津中学时,学校铃声起码100分贝以上,建议学校降低铃声音量,给附近百姓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叩谢!”。并随即将该件转派给新津县教育局。

新津县教育局收到该信访件后,立即分析群众的诉求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门口交通问题;二是学校铃声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新津县教育局主动联系新津县交通管理部门,将群众诉求转达给他们,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另外,县教育安全科工作人员亲自到校,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在上、下学时段在路口引导学生安全通过路口。针对第二个问题,县教育安全科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查看,发现铃声确实存在扰民的情况。立即责令新津中学加快对广播系统改进进程:分组音量调控,控制室内音量,尽量调低室外音量。同时,在不影响学校工作的前提下,减少使用广播系统的频率,尽可能不影响周边住户。

3月19日—20日,新津县教育局安全科工作人员分别在中午、傍晚、晚自习结束后的三个时段来到新津中学,看到每个时段都有学生自愿者、交警在路口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新津中学的校园铃声音量也已经降至安全分贝内;在随机走访的群众反映中得知,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已经大大改善,附近居民十分满意。

新津县教育局坚持“件件落实、及时回复”的信访处理原则,改变了以往管理者为主、自上而下的封闭模式,将信访大门向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敞开。群众的诉求、师生的意见,社会的反响,都能在这里的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信访的大门打开,畅通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群众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实现教育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有力回应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张红)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