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中华历史文化丰厚资源的《黑神话:悟空》给文学创作的启示——刘文杰(知名作家)
发布时间:2024-09-05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刘文杰浏览量:4375
2024年8月20日,中国的《黑神话:悟空》游戏横空出世,犹如《西游记》中的石猴破空而起,穿越乱石飞入乾坤,震惊寰宇。 《黑神话:悟空》是由杭州的游戏科学公司制作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但它“很中国”,很文学,承载了极为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资源。笔者仔细观赏了游戏的主要场景和片断,浏览了各种风格的网评,对这款巨作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背景产生了全新的体悟,深刻感觉其不仅对于新时代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各类文学创作体裁均有着正面的启示作用,而且对于未来中国文学的走向也将起到不同凡响的积极意义。 《黑神话:悟空》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朝文学家吴承恩所著长篇小说《西游记》为主题背景,穿插了当代影视剧《西游记》场景片断、人物造型、特效音乐等等,讲述孙悟空因放弃佛位引发天庭对其再次征伐之后的故事。游戏的玩家——花果山的猴子——悟空——“天命人”,奔上了一条危机四伏又充盈着惊奇冒险的西游之路,旨在探寻心中一直存在的东方魔幻世界真相,在主角在和各种妖魔鬼怪的奋力拼杀中,挥就充满东方历史文化韵味的英雄史诗般的奋斗历程。 大数据显示,《黑神话:悟空》问世当天就火遍海内外,全平台累计销量超450万份,STEAM平台同时在线玩家数突破220万。三天以后,该作品销量超过1000万套,全平台同时在线人数多达300万人,营收高达二三十亿元,这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是极为难得的耀眼成就。《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的同时,引发了官方和民间媒体广泛关注,好评如潮,由保利演艺携手《黑神话:悟空》共同发起的线下主题音乐会即将在全国巡演,开票后2分钟就已售罄。 《黑神话:悟空》如此火爆,显然和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赋予的“红利”有着直接关联,在高科技手段的路径下,中华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给予了神话般的铺垫。通过《黑神话:悟空》官网和抖音作品的观赏,让我们大致了解这部中国最新游戏巨作的场景,更感知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大致说来,共内涵分为几个大类: 一是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成为《黑神话:悟空》的主题。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几百年前中国文学家的想像力、文学性超乎一般著作,正好和当代高科技形成了完美的结合。因此,《黑神话:悟空》虽然不是纯粹的历史文学作品,但它的巧妙构思、语言文字、形象打造、故事段落等等,都和中国古典文学丝丝相扣。 二是把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了高科技作品当中,为中华历史文化的输出另辟了新的蹊径。作品中出现了各种寺庙道观,不仅释、道、妖、神的故事几乎随处可见,而且还融入了中华本土仙教之类的传说故事,以及独特的人物造型。这些历史文化与高科技手段完全融为一体,打破了西方人只渲染西方历史文化的场景,展示出中华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新华社甚至评价说,《黑神话:悟空》开启了国产3A游戏元年,它在中国游戏产业实现突破的同时,也为全球玩家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的新途径,是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是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的新表达,也为文化输出打通了新通道。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精彩恢宏的画面、冒险刺激的战斗,让无数的玩家深入了解其背景故事,甚至许多海外玩家开始读起了《西游记》。《黑神话:悟空》通过大闹天宫的故事,象征着对霸权体系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一些美国政客的挑刺和抹黑的焦虑魔症。这些现象正好说明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强大渗透力。 三是《黑神话:悟空》穿插了中华大地极为丰厚而历史文化资源,例如:各地的风景名胜、古代建筑、雕塑、壁画等独特的文化宝藏,还把当年拍摄《西游记》电视剧的一些人物、场景的花絮片断和一些真实景区场地等等,顺带推出了华夏大地的36个建筑古迹。在游戏制作者的视野下,“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山西省就提供了27个古建筑遗迹的取景亮点,独占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游戏的文化资源由此成为网红的打卡点,“跟着悟空游山西”的口号带动着山西旅游业的迅速崛起。 《黑神话:悟空》吸引了海内外大量的玩家,通过高科技手段的融合打造,把神奇的中华文化演绎到极致,并且成功地推向世界,在国内外官方游戏平台都有极高的评价,评价人米切尔说道:“以前没有哪款游戏能像《黑神话:悟空》一样,把我震撼到极点。”IGN站中国则是给到了10分,并且评价道:“游戏科学也将在此役之后毫无疑问成为全球顶尖ARPG游戏开发商之一。”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有人评价说和《流浪地球》之类的影视作品一样,是中国高科技在文化上的成功标志。两相比较,如果说《流浪地球》是面向未来的科幻故事,而《黑神话:悟空》则是穿越几千年中华历史文化迷雾的传奇故事。由此看来,《黑神话:悟空》是一个生动的缩影,彰显出中国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如果我们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分析,《黑神话:悟空》的主题离不开中国古典文学,背景承载了极为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它对于当前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五千年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但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随着国力的衰退、西学东渐以及政治运动的影响,本土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和侵蚀,许多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源几乎绝迹。在此仅举一例: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哲学命题,而这个命题早在中华文化中的家族排行、宗谱族谱、祠堂文化、民风民俗中有过明确的解答。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通过人和家族代代传承至今,但试问如今居住在城里的人们,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还有多少学生、年轻人知道自己的“根脉”所在?许许多多的家族排行、宗谱族谱、祠堂文化几近荡然无存。严格说来,这就是中华历史文化一种变相的“断根”现象吧。因此,笔者最近撰写了《梦里寻她千百度》(发表在《龙门阵》2024年第4期),专门阐述了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寻找中华文化根脉的故事。 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更是中国的软实力。几千年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神话、影视……还是当今诸如《黑神话:悟空》之类和高科技高度融合的作品,都承载着丰厚的中华历史文化资源。笔者认为,当前的文学创作也应当走出一条新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高度融合创新,在文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刘文杰,历史文化教授、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特邀研究员,青羊区文旅局文化产业专家、龙泉驿区社科联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档案系,曾担任国家海洋局文化宣传中心文化专家,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历史文化、文学、政策研究、文化产业等方面出版著作十余部,荣获四川省政府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及多项社科成果奖。主持若干省市社科基金项目,负责完成多项文化产业策划、文化建设规划项目。出版中国第一部知青运动史《光荣与梦想》;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大新王莽》(上中下三卷),同时由喜马拉雅独家制作推出340集有声书。 |
责任编辑:范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