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柏树华英中学李素梅: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

发布时间:2020-12-08来源:宣汉县柏树华英中学 作者:李素梅浏览量:3839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数学不仅单调、枯燥,而且抽象、难学。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给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性。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情景的创设,活动的设计,课堂与课后练习的布置,要实现“快乐数学”的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融入快乐的元素。下面我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结合《展开与折叠》谈一谈如何实现“快乐数学”。

让课堂充满热情和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我追求着一种境界:让数学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为了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上的死教死学,让数学课堂不再沉闷,结合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者可以用周华健的一首《盒子世界》引入新课,歌词大致是:“有一个盒子,很有意思。多多创意,无限惊奇。打开盒子,很多点子。好奇宝宝都想试一试,随时就开始,每天坚持,累积知识,最有价值。想像飞驰,梦想编织,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时间总是匆匆,从来不等懒虫,做知识的富翁,用它来圆梦 。”歌词对于学生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打开盒子,无限惊奇”正好符合正方体的展开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长方体盒子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剪开盒子,在剪开之前提出剪开的具体要求。对学生来说,凡是能让学生用实物和学具操作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机会,凡是能用儿歌给学生概括总结的教学规律,教师就尽力为学生编写他们喜欢的儿歌,凡是教材内容适合用故事童话串起来讲解的,教师就尽力把学生带入欢乐的数学童话故事中去。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和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但是,所有的趣味化设计,都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创设快乐教学情境,使其为优化教学服务。

让课堂变成乐于学习的场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是这样要求的,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其实质就是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都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其中就蕴含了一个“动”字。

在《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设计观察、想像、操作、思考、交流等多种活动。首先让学生拿着正方体,仔细观察,然后想象一下正方体展开后会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开正方体,看一看你剪开后的平面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再同学之间交流对比,总结出正方体展开图形的基本特点,老师在这里面只是充当参与者、指导者与补充总结着的角色。最后通过图形与数的联系并结合初中相关知识,总结出正方体展开图形的四种基本形式:“一四一型,二三一型,二二二型,三三型”,并在变与不变中掌握着四种基本形式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和数学知识亲密接触

练习是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注意问题的探索性,题材要注意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要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单一、重复、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教师应把练习的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展开与折叠》中,通过学生自己总结与教师补充总结有关正方体展开图形的知识点,并运用相关知识判断那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先让学生判断书上给出的练习题,并说明自己判断的原因,最后总结出判断的方法,然后通过PPT出示一系列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快速判断。充分的练习 。

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探究化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

作为数学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更深的功夫用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挖掘上,用以情夺心的课堂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王国,在课堂上做到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能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思维空间,让快乐在数学的天空中翩翩飞舞。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李素梅)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