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成都新增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5-11-21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1977

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在蓉高校2人当选!

本次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在新当选两院院士中,女性科学家共13人。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蓉高校有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高仕斌、四川大学教授王红宁。

1763691451890571.jpg

1763691451418232.jpg

公开资料显示——

1763691491120699.jpg

高仕斌长期从事轨道交通供电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30多年来,高仕斌教授带领团队攻克了高铁供电保护控制、弓网安全检测诊断、超低损耗节能变压器等技术难题,为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获得了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大奖和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1763691508424683.jpg

王红宁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97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区域创新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鸡)岗位科学家项目等。面向畜禽疫病防控、动物性食品安全和抗生素减量化国家战略,聚焦破解过度依赖抗生素防控畜禽细菌病而导致“用药-残留-耐药”恶性循环难题,在理论方法、技术产品、引领示范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1)开创“全链条-可溯源-能预测”三位一体畜禽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理论和方法,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201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创制畜禽病原菌检测、防控技术和新兽药等99种;牵头完成“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建立生猪、蛋鸡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新范式,细菌病发生率降低50%,抗生素减量30%-97%。攻克鸡蛋及蛋制品病原菌污染及抗生素残留的世界性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