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州卫生职业高中公管教研室公开课-呼吸困难

发布时间:2025-09-25来源:嘉州卫生职业高中 作者:浏览量:2200

近日,嘉州卫生职业高中23级中医护理2班的健康评估课上,老师曾欣围绕“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展开教学。课程以清晰的逻辑架构和多样的互动形式,助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教研室老师们到场听课。

一、教师教学:逻辑清晰 方法多样

曾欣老师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解环节,借助图文对比,清晰呈现了哮喘(呼气性困难)与喉头水肿(吸气性困难)的差异;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的观察要点。针对护理评估要点,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评估步骤。在护理诊断部分,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效性呼吸形态”的主次顺序,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无标题.png


二、学生表现:专注投入 互动积极

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高度的专注和积极的参与热情。在病因分类讨论中,同学们认真记录笔记,不少人还主动标注了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要点。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们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问题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当被问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典型表现”时,多数学生能迅速做出正确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学效果:知识掌握扎实 反馈良好

课程结束前的小测验结果显示,90%的学生能够精准区分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特征。在课后交流中,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模拟问诊练习,原本复杂的评估流程变得简单易懂。学习委员在总结时提到,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增强了临床实践的信心。听课的陶丽萍老师评价道:“曾欣老师的教学逻辑严谨,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课堂把控能力出色。”徐婷老师也指出:“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互动参与度高,这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

此次课程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呼吸困难的评估能力,为后续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