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乐山市艺术实验学校创客教育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0-11-13来源:乐山市艺术实验学校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3971
近日,乐山市艺术实验学校苟华安、涂世萍两位老师的作品:《疫情防控下的创客教育教学实践 》,在四川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报告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此次活动中,乐山市有三所学校获奖。 学校获奖老师简介 苟华安:小学部副校长、科学兼STEM课程老师 涂世平:科学兼STEM课程老师 以融合之道,促学生全面发展。乐山市艺术实验学校自2019年上期开始启动STEM课程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基础建设方面 1.学校投入经费打造专业化的编程/创客教室。3D 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笔记本电脑、专业十字型桌子等工具与材料一应俱全。 2.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专门管理 STEM 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具体有 STEM 课程常规管理,含 STEM 课程、创客、编程等内容。同时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3.专门设置了 STEM 专职教师和编程课专职教师,具体负责 STEM 课程和编程教学工作。 4.每年将预算不低于20 万元的经费用于STEM课程工作的推进与管理。 5.将STEM课程工作纳入学校校本目标,并进行专项考核。 二、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 1.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寄宿制小学 STEM+教育方式研究》(课题立项号:2019STEM061)。并按照课题方案有序进行。一年中,开发了三项课程资源,编写了七课教学设计,其中一篇在《乐山教育》发表。 2.学校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编程教育等级乐山评测点”。 3.在3个年级开设STEM+课程。通过购买课程资源和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解决课程资源的问题。 4.在小学3个年级、初中2个年级全面开设编程课。编程课与其它部分课程一样编入课表,每个班每周2节编程课。编程课更加细化,小学 scratch、初中python。 5.在省级层次和市级层次各进行了1次经验交流。 6.于 2020 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未来工程师博览活动之爱创造”比赛活动。 7.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线上学习生活,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SATM课程:”意面建高塔“工程预算 STEM课程“意面”建高塔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编程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课程,可以培养青少年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数据化思考能力、问题解决及跨界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办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是学校孜孜不倦的教育追求。着眼学生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兴趣和能力的前瞻性引导、教育、培养,充分满足学生未来成长生活需要,是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设置的初衷。通过科创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STEM、Scratch、Python、机器人编程等科学类课程学习方面,与前沿教育接轨,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兴趣培养。 学校负责任人表示,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为广大青少年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孩子的科技之舟扬帆。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