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千年纸韵,传承非遗匠心 峨眉实小一、二年级学子探秘大千纸故里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19来源:峨眉实小 作者:图/文 李铮华 陈丽华浏览量:2609
5月7日至16日,峨眉实小一、二年级全体师生,在教师及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分批次,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夹江大千纸故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张纸的文明之旅"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该校"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低年级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魅力,培养文化认同与保护意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纸艺文化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传承至今,蕴含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与心血。大千纸故里位于夹江县马村,这里山川俊逸,物产丰饶,不仅有着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有“纸艺之乡”的美誉,是传统纸艺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无数与纸艺相关的传说与故事。 祭拜仙师,心怀崇敬 雅娃们身着典雅的汉服,心怀崇敬之意,在主持人沉稳有力的引导下,同学们整齐列队,身姿挺拔,向造纸先师蔡伦深深鞠躬、虔诚行礼。此情此景,仿佛时光倒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蔡伦作为纸艺发展的先驱者,如同一位伟大的导师,引领着雅娃们走进造纸术的世界。随后,大家齐声诵读《蔡伦赋》,那朗朗的读书声,宛如天籁之音,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这一刻,雅娃们仿佛与千年前的智慧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刻领悟到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心中的自豪感如同绽放的花朵,油然而生。 文化溯源,解密"纸寿千年" 这里是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重要传承地,因国画大师张大千抗战时期改良书画纸工艺闻名,现存明清古法造纸作坊群,完整保留72道传统工序,被誉为"中国手工造纸活化石"。研学导师以《天工开物》为引,带领雅娃们穿越时空,触摸蔡伦古法造纸的文化脉络。 在竹帘捞纸体验区,雅娃们化身"小小造纸师",亲手触摸树皮、竹麻等原料,观摩蒸煮、捣浆、抄纸、焙干的完整流程。"原来我的图画本要经过这么多工序呀!"雅娃们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用竹帘捞起轻薄均匀的纸浆,惊叹于古法造纸的精妙。了解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发展脉络以及72道工序,实地参观手工造纸生产车间,共探《天工开物》中的匠心密码。 匠心传承,非遗创新 雅娃们亲手尝试抄纸成型,并将自然花草融入纸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夹江年画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以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闻名遐迩。雅娃们,亲手拓印夹江年画,感受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雅娃们学着大师的模样,学习书法、绘画,有的用画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有的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再轻轻涂上鲜艳夺目的色彩,在纸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 研学深意 此次活动不仅让雅娃们读懂纸的前世今生,更在幼小心灵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此次沉浸式非遗研学,通过"历史解码+技艺体验+创意表达"三维联动,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为新时代少年扣好"文化传承第一粒纽扣",让古老的纸艺文化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