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天花板,惠灵幼儿园用1棵树教出N种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5-05-14来源:惠灵幼儿园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1914

如何用一棵树教出N种核心素养?乐山市惠灵幼儿园的师生给出了惊艳答案:当3月的樱桃花瓣飘进课堂,这场持续天的"樱桃课程"便悄然启动。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问题解决者、劳动小能手,在"观察-守护-收获"的完整闭环中,让《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健康生活等目标自然落地。

图片1.jpg

初遇樱桃花好奇心点燃探索火花

三月的微风裹着甜意,幼儿园的樱桃树缀满雪白小花。当孩子们围在树下叽叽喳喳时,一场自然教育课程悄然开启:"老师,这是什么花呀?""这些小白花都会变成樱桃吗?""我老家也有樱桃树,但它是先长叶子的呀!"

图片3.jpg

捕捉到孩子们跃动的求知欲,老师们立即启动"樱桃观察计划"。每天晨间活动,孩子们像小科学家般带着记录本奔赴树下:牛牛用放大镜研究树皮纹路,佩佩轻嗅花瓣时睫毛沾上花粉,轩轩边画速写边念叨"花萼托着五片白裙摆"......通过多感官观察,孩子们自主总结出《樱桃树观察手册》第一辑,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着树干颜色、花瓣结构等发现。

青果保卫战在真实问题中学会担当

当青涩小果挂满枝头时,一场意外引发深度思考:"好多樱桃变黑了!是被小鸟偷吃了吗?""我数了7只麻雀在树上开会!"

面对被啄食的果实,孩子们自发召开"护果讨论会"。黄大哥提出24小时站岗的"笨办法",彦君翻出绘本里的稻草人方案,小柿子则联想到菜地的防虫网。经过可行性辩论,最终在刘爷爷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搭建起防护网——这个由童真智慧与劳动实践共同编织的保护伞,不仅守护了樱桃,更让责任意识悄然生长。

丰收进行时劳动教育最甜课堂

当红宝石般的果实压弯枝头,幼儿园变身欢乐农场。孩子们分工协作:大班"安全员"检查梯子稳固性,中班"采摘队"练习使用采摘夹,小班萌娃捧着竹篮当起运输员。轩轩边摘边唱自编的《樱桃歌》,二娃发现"阳光晒到的那面更红",连门卫爷爷都收到"小快递员"送来的第一篮成果。

分享的滋味丨舌尖上的感恩教育

清洗环节变成科学实验场:"加盐泡澡能赶走小虫子!""浮起来的坏果要淘汰!"当晶莹的樱桃摆上餐盘,孩子们却先端起果篮:"园长妈妈每天浇树好辛苦""门卫爷爷帮我们赶过野猫"。这份分享的甜蜜,让劳动成果升华成爱的教育。

图片8.jpg

【教育手记】

3月樱雨到5月果香,孩子们用70天完成生命教育的立体学习:在自然观察中培养科学思维,在问题解决中锻炼协作能力,在劳动实践中理解"付出与收获"的深层含义。当我们看见安安为受伤樱桃制作"创可贴",听见小柿子说"明年要给小鸟留一份",便知这棵樱桃树已在他们心中种下更珍贵的果实——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