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机关幼儿园:巧解“小报告”难题,助力幼儿社交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28来源:乐山市机关幼儿园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2144

近日,乐山市机关幼儿园针对大班幼儿频繁“告状”的现象,创新推出一系列趣味教育活动,将孩子们的“小报告”转化为成长契机,收获家长与教育界广泛好评。  

微信图片_20250423221946.jpg

“告状”背后藏玄机:规则意识与社交能力的萌芽

“老师,他插队了!”“他乱丢玩具!”……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日均告状8-12次的现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通过观察分析,园方发现,这些“小报告”不仅是规则意识萌芽的表现,也反映了幼儿在冲突解决和社交能力上的不足。例如,部分孩子因不知如何与同伴沟通,只能依赖成人帮助;另一些则通过告状寻求关注。乐山市机关幼儿园教学主任指出:“告状行为具有两面性,既要保护孩子的正义感,也要引导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分级应对:区分“紧急”与“非紧急”

为帮助孩子理解问题轻重,幼儿园通过情景教学明确“紧急”与“非紧急”的界限。教师以互动问答形式引导孩子:“遇到受伤或危险情况要立刻告诉老师,这是紧急事件;而借水彩笔、被踩脚等小事,可以尝试自己沟通解决。”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问题类型,减少不必要的课堂干扰。  

微信图片_20250423221952.jpg

角色扮演:从“依赖者”到“小老师”

园方还开展了“我是小老师”特色活动,让平时爱告状的孩子担任“小老师”,处理同伴间的非紧急矛盾。例如,座位纠纷、轻微肢体接触等问题均由“小老师”调解,并在每日放学前分享解决案例。“小老师”通过实践掌握了沟通技巧,还能获得“能量卡”兑换游戏优先权。活动实施后,班级告状现象减少超50%,孩子们的合作意愿显著提升。  

成效显著:自主思考与共情能力双提升

“通过扮演‘小老师’,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换位思考,还深化了对规则的理解。”一名带班教师表示。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也开始尝试独立解决与兄弟姐妹的矛盾,社交能力明显进步。园方计划将此类活动推广至更多班级,并开发配套绘本课程,进一步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通过智慧教育策略,将“告状”转化为成长阶梯,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未来,该园将继续探索“寓教于乐”的新路径,让每个孩子成为自信的“问题解决小能手”。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