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有迹可循,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开展游戏案例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1-10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卢玉玲浏览量:2826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游戏的能力,推动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近日,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了“看见儿童,有效支持”为主题的游戏案例分享活动,让老师们在聆听她人经验的同时,汲取同伴智慧的养分,通过反思和自省,将这些经验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修养。 案例分享,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观察与支持,老师们紧抓幼儿兴趣,从活动起源、活动过程、教师支持等方面还原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从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发,多角度展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发展。 熊雪伶老师带来课程分享《果子长毛毛了》。孩子们从户外收集回来的果子发霉了,你会怎么处理呢?熊雪伶从小朋友的“老师,果子长毛毛了!”的发现中敏锐的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毛毛、重走找果子之路、数果子……来一场探寻毛毛之旅。 曾小霞老师带来课程分享《南瓜坏了以后……》。一天,大六班的孩子们发现四季桌上的南瓜坏了,南瓜为什么会坏呢?坏了以后还能拿来做什么呢?南瓜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六班的孩子们围绕着一系列问题,对南瓜进行了一场深度的探究。 王溢老师带来课程分享《栗子与赛道》。你能想象食物栗子和赛道也能一起玩吗?中七班的小朋友将圆滚滚的栗子玩出了花儿,从栗子娃娃到栗子赛道,到最后的飞天赛道,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倾听孩子们的分享,及时的进行支持,并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拓展和积累,让幼儿的游戏更加丰富。 彭梦莲老师带来课程分享《量来量“趣”》。大四班的孩子们在一次区域游戏时拿着尺子玩,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讨论。老师抓住这次教育契机,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索与发现、动手操作中,不断积累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提升测量的思维品质。 李偲老师带来课程分享《棋类探索记》。进入大班,孩子们对下棋的兴趣日渐浓厚,他们学习下棋规则,设计新的棋类游戏,甚至将棋类游戏搬到了户外,利用各种体育器械,设计了户外棋。 肖媛熙老师带来课程分享《开启幼儿数学思维的奇幻赛道——规律搭建之旅》。规律是什么?规律在哪里?它只存在与数学活动中吗?中七班的孩子最近对规律深有研究。他们发现规律,分享规律,用思维导图记录规律,创造规律,并在运动月的体能大畅游活动中用规律搭建自己独有的赛道。 周丽老师带来课程分享《“趣”探秋叶》。秋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季节。中二班的孩子们在这个秋天对叶子进行了一场探秘,活动中,老师作为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随着游戏的不断发展,为他们提供材料、场地等,激发幼儿的游戏意图,引发幼儿主动思考、深度学习。 蔺凯茜老师带来课程分享《“饼子大厨”成长记》。她注意到多多是一个喜欢自己做饼子玩的小朋友,如何才能提升多多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蔺老师通过平行游戏,回顾、追踪观察等家园联动策略,帮多多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卖饼子的游戏也在老师的支持下逐渐丰富起来。 杨娟迪老师带来课程分享《巧玩跷跷板》。跷跷板的游戏在大三班持续升级,孩子们经历了在积木区搭建跷跷板,然后去户外寻找大器械来搭建跷跷板,再到搭建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将跷跷板搭建成心目中完美的跷跷板。游戏中,老师通过开放性提问,帮助幼儿发散思维,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与思考。 郭明明老师带来带来课程分享《测量区,知多少》。诱导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最近发展区来创设,可以激发幼儿进行自主感知,自我充实,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大五班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创设了测量诱导区。在测量区里,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各种测量重量的工具,通过猜想与实验,还明白了重量与体积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如何支持幼儿游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实践中教师要更多的慢下来,始终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深入分析孩子的发现与探索,反思对孩子的引导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幼儿为主体的“真”学习、“真”发展。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