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登飞来峰”专辑之是结束,也是开始

发布时间:2025-01-15来源: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作者:曾子瑶浏览量:2983

2022年9月,我入职做老师,每周在阅读群空间交作业。

2023年的这个时间,已经不用交作业了,教学进入了复习阶段,假期也快到来,应该说那段时间是我上班以来,幸福感达到顶峰的时刻。

2024年的当下,却接到了一个于心神圣不可攀,于力又难以完成的任务——做一篇阅读群年终总结。可真是奇怪,我是一个不会做年终总结的人啊!因为在这之前的每一年,我都想做一个自己的年度“repo”,但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儿而中道崩殂。

每一年惊觉时间转瞬即逝,必定是它快结束的时候,如果不把2024年12月31日当作一个历法,那时间一定不是线性的。

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向前推进,成长永远是件未完成的事情。那用产出和数字来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我们的年终总结可以是这样的:

这是我们坚守的第五年。

今年,分享的第一篇内容是1月5日李金科老师的《娱乐至死》读后感;12月31日张乐鹃老师点击发送了《2024年读书回顾》结束了一个完满的2024。

今年,阅读群老师们分享作品超四百五十次,涉及人物传记、历史小说、经典文学、影视作品、心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我的阿勒泰》被分享六次,次数最多,看来大家都在不断追寻着内心的松弛感和对自然生命力的热爱。

今年,“登飞来峰”专辑发布177篇。

今年,空间里加入了15位新老师,新力量。

今年,我用三个关键词总结我们的2024,那就是:顿悟、行动、外延。

顿悟

有时候真的很庆幸历史这个“玩意儿”的存在。当你沉浸在宏观的历史长河之中,天地辽阔,日月更迭。会发现,当下所有过不去的坎,放不下的事,解不开的症结渺小至极。而我们的生命也不过是这其中的沧海一粟,那我们又如何在无际的时空中将这短暂的一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呢?

王虹老师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班主任,付出你的真心和真诚,学生和家长是能感受到的。教育的幸福就在于你曾经的学生理解你、记得你、感恩你吧!”

而《做最好的自己》让新班主任罗雪老师意识到,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满足感非常重要。

唐郑红老师的幸福是千千万万遍认同自己、肯定自己。

卢箫扬老师在市篮球赛中,似乎寻找到些许生命的意义,就是对自己热爱的东西一直坚持下去,哪怕粉身碎骨也不惧!

天崩开局的李金科老师不管生活还是工作,都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症结、学习经验,坚信终有一天会找到答案。

范芯悦老师总结的师者常态,也许是一条也许风光无限,也许风雨凋零的漫漫长路。不管何时找到自己的节奏、瞄准目标、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努力地经营当下的生活。就算关关难过也关关过,就算步步难行亦步步行,直到未来明朗。

《冒牌天神》让杨铖麟老师意识到命运并非预先注定,它不过是每天所做选择的累积,人本身才是命运的架构师。生活中的美好与残酷对立又重合,才是现实。欣赏美好,应对残酷,享受平凡,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对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的王燚老师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让每一天都有价值,每天与快乐相伴,与幸福为伍。

杨村学校的赖静老师从《一粒种子》中谈到不能违背自然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保持平和、真诚的心态,去除功利与浮躁,这样才能收获美好的结果,让生命绽放出本真的光彩。

罗发老师借《命运》提醒着我们常常在忙碌和焦虑中,忘记了生命的本质,其实,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

以上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无非是“意义”与“价值”。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俩不是一个意思吗?其实不然。

在《新潮职业》中对这二者有明显的区分。假如你做的事情在你心中有了意义感,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你的付出,大概率会做得很好,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进而投入更多……所以意义的本质是“与我有关”。可能是个人对这个事情的感受,自己觉得喜欢满足。也可能是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感受到了某种联结和共振。

而价值更多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有没有市场价值,别人愿意花多少钱购买它,它要有市场空间这个事情才值得去做。所以在这里价值源自需求,有需求就有价值。价值感的本质在于我们的存在被这个世界感知、认可。

因此,寻找自己期望的模样,除了意义感,同时要挖掘它的市场价值,这个事情才能长久持续。

行动

不要忽视量变到质变的力量,世上太多事说不准。但只要顺着时间线,从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开始,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特质,从自己出发,做一事有一事的收获,过一日有一日的长进。持续行动,人生才有确定性和掌控感。

李金科老师是年轻教师中坚持阅读、思考、提问的模范,日常即便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但在日日的坚持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四个问题和解决路径的提出,不仅仅是李老师的成长与反思,更是所有老师应该深思的内容和实践的案例范式。

从一翻开书,困意便如潮水般袭来,到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并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的林洁老师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视野变得开阔,思维更加敏锐,内心逐渐平静而强大,情感愈发细腻丰富。她享受着书海遨游的每一刻,两年多时间坚持阅读了四五十本书并及时写作。与第一次写读后感时,在电脑前枯坐了整整五个小时,依旧毫无头绪的情况不同,在2024年12月18日和清溪中学交流中一篇题为《阅读:点亮心灵,拥抱生活的无限可能》的发言惊艳四座。

在行动过程中一定要有“输出”,一个人的能力、价值、知识水平无论有多少输入,最终一定是看这个人有多少输出来衡量。输出就是价值创造,是知识生产,是影响建设。我想张乐鹃老师在这个领域不能说是她的舒适区,而是她的统治区。常常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场演讲、一则播客...都能让她快速精准地给出逻辑、输出观点。而这时的她只是站在山顶,感受着世界的百态。

外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空想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一国走向多国的四个发展阶段。我想我们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的,而我们当下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向外延伸。

之前看李金科老师的文章里面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学校明明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当然她也在《教育的初心》里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们的教育扭曲了,我们的学校畸形了,我们的很多学校只有应试没有阅读,所以就会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人品的情况。才会出现营造书香校园这样无奈却必须的现象。因此,我似乎窥见了那位谦逊无私的守门人发起阅读号召的初心,而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影响他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阅读的种子,等待时间的回报。

五年的时间,阅读空间内部基建已然完善、步入正轨。我们在找寻自己的同时也不断的向外延伸着。9月27日犍为县教育局赴我校考察,给予我们这群阅读人高度评价,“他们的精彩,不是因为他们完美,而是因为他们真实而谦逊”。11月28日,我们空间站站长在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管理研讨会上分享《做时间的朋友》专题报告,得到了与会者同仁的赞扬,言闭第一时间便收获了一些潜心阅读的书牛友友。12月18日清溪初级中学40多位老师专程到我校,交流、探讨教师阅读建设。

有人说,“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就是不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的经验教训!”还有人说,就中国古代史而言,我们看到所谓的正史都是史官书写的,而史官又是皇权所赋予的,所以过去的历史是统治者视角下的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借鉴意义。但普通人的声音不能被湮没,要有追求公平与自由的勇气,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

通过输入,沉淀,输出属于我们的内容,找回真实的自我,并以自身为桥梁不断向外延伸。

当下经济高速增长结束,或者说我们已进入物质富足时代。也许,我们进入了可冷静观察的时代。我们不再担心生存问题,更多地追求自己生命能量的绽放,似乎也即将进入周期性的文化繁荣时期。至此,一场不为什么的什么,一定能变成些什么的什么的阅读生活,正微笑着等待你的推门而入……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