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溪中学校2020年亮点回眸
发布时间:2021-02-01来源:蕨溪中学 作者:杨国强 李康荣浏览量:3512
回顾极不平凡的2020年,叙州区蕨溪中学在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一路汗水,一路踏歌。经历了大灾大难,也摘取到了累累硕果;这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回报,是用团结创造力量,用实干铸就辉煌的结果;是全体蕨中人用初心召唤信心,用拼搏进取的精神彰显出来的鲜明亮点。 一、陪伴教育,践行奉献 学校以“立德、立行、至善、至美”为校训,打造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生如子的教师队伍。他们最朴素的教育理念:“陪伴教育”。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普通教师,坚持对学生实行“陪餐”“陪寝”“陪学”。在食堂,每天有值日行政同学生一道,同窗口买饭吃饭,达到对食堂饭菜的监督;在寝室,每晚有老师巡查值守,甚至同寝同眠,以保证纪律、倾听学生的心声;在教室,无论上课下课,老师都不下岗,以便随时为学生解疑答惑…… 在校园内,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老师的陪伴。使学生在受教育中感到处处有老师陪伴温暖,在温暖中得到处处有老师陪伴的教育。 二、个性辅导,培优补跛 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基础“先天不足”。可是,“让每位学生从蕨中走向成功”,成了学校每一个老师心中的执着信念。 为此,学校每一个老师都在千方百计为学生提高成绩。“基础差,就给学生补”,这成了每个老师的教学心态。于是,每个学生都是他们的关注的对象,尤其针对相对较“跛”的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等学科,老师都定时、定点“坐诊”,为学生解疑答惑。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都制定不同的“个性化辅导方案”,指导学生拟定个人“学习计划”。计划有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要求学生每天要有学习小结,每周要有学习心得,这些小结、心得每周都交老师检查签字,这就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到老师那里去问问题,去分析成绩,去交流谈心…… 就这样,学校让一大群原本自己都看不到希望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本科大学梦。 三、自主课堂,奠基终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的核心在于张扬个性。学校提出的市2014年度普教科研立项课题“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学习模式研究”,经全校师生五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荣获区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该模式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四个环节入手,力推一堂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把教师从传统说教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变成一堂课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把学生变成一堂课的参与者、实践者、真正的知识接收者,不再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知识容器,充当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张扬。 “自主课堂”模式的推进,于蕨中人不仅仅是一年优于一年的高考成绩,不仅仅是节节拔高的重本个数,更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执着课改信念。自此,已然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常规教学模式。 四、艺体特色,彰显个性 学校真正坚持“让学生从蕨中走向成功”的育人理念,始终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作为培育目标,把“读蕨中,就要上大学”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心底,从而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学校针对一大部分学生文化底子薄现状,另行组建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书法、播音等各类艺体课外辅导班,进行专门的艺术培训,这就让这部分学生在文化课迷茫时找到自己的艺体兴奋点,使他们在别样的兴趣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别样的才能,最终走出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五、低进高出,成果卓越 近年来,通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每届学生的入口上线人数几乎为零的基础上,高考出口套入口上线人数都是在同类校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且一年赶超一年。以近年为例: 2017年,在本届学生入口只有2人入围的情况下,却取得了高考重本上线12人,本科总上线183人的骄人成绩;2018年,升入大学本科人数又跃升到187人;2019年,突破二百人大关,升本人数225人;2020年,再创奇迹:重本24人,本科达308人,而且,在这种“零基础”收生的基础上,有两个班级的升本率达到90%。学校三个年级同时获得区教体局教学质量一等奖。 六、智慧育人,引领潮流 这一年,在取得丰硕成绩面前,学校党政一班人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业绩,又开始高瞻远瞩地的谋划未来,提出打造“水韵蕨中、文化蕨中、人文蕨中、智慧育人”的创新设想。这一创想旨在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从校园环境、文化底蕴、建筑布局、硬件设施、育人模式、办学特色等诸多方面,依仗学校依山傍水、三江之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全面升级校园面貌,从而打造出全新的“水韵蕨中,智慧育人”美好愿景。全体蕨中学子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多次参与公益活动,获得社会好评。 这一创想现已付诸设计,相信不久将会呈现在眼前。 七、校务轮值,民主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校务公开,强化学校事务决策执行的科学性、民主性、透明性、公开性,增强学校集体的凝聚力,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学校创造性地成立“教代会校务管理轮值组”,参与和执行学校校务管理工作。教代会投票选出校务管理轮值组组长(非行政人员),由组长自行在教代会成员中选择两个组员,组成“轮值小组”。每个校务轮值小组负责参与学校校务管理工作,定期轮换。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不但实现了校务公开,让全校教职工更多地知晓校情校务,更主要的是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理解度、认可度、支持度,全校凝聚力空前加强。 八、成功抗疫,守护健康 2020年,中国抗疫,世界抗疫。在这场举世抗疫的宏大斗争中,学校坚持全面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精神,精心组织、精心布置,积极投入到这场抗疫斗争中。努力把各级、各类防疫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在坚持落实政策要求的同时,为不出纰漏,学校还自查漏洞、自加细节、自增难度地开展了抗疫防疫工作。从细节上的一日三检、错峰就餐、体温监测、进出校门管理、错峰入学放学,都坚持做到无缝隙管控。 另外,在因疫情而推行的“停课不停学”环节上,全体教师也充分发挥主人公精神,用尽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坚持每一节课开展直播教学,让全校学生没有因疫情而落下知识学习。因此,学校的“网课教学”工作也得到市、区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也基于此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2020年的高考才实现了了不起的“逆袭”。 九、平安校园,护航安全 一个学校的平安稳定关系到全校师生的根本利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为确保平安稳定,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各年级为成员的“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常年专项开展各项安全维稳工作,有主题教育活动、法纪知识学习和安全演练的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等,凡是涉及安全的事务,坚持做到“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一天一提醒”。同时,学校各年级、处室、部门牢固树立“一岗双责”意识,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这一年,学校获得区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十、抗洪精神,铸就灵魂 2020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了岷江河岸。在这场罕见的大灾难面前,才真正见证了“蕨中精神”的坚不可摧!洪水连续四次袭击学校操场和房屋,蕨中人用蕨中精神彰显了一个又一个抗洪故事。 特别是8月18日晚最大洪峰来袭之前,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虞斗要求在政府划定的最高水位线红线的基础上,再拔高一米警戒线,并组织“抗洪小分队”强搬物资,保护学校财产。他们与比预计高了3米的洪水作“困兽犹斗”的一个个惊险又感人的场面,让人感慨惊叹。“一件不落!抗洪抢险,再升1米警戒线!”位列2020年叙州教育十大亮点的第二位写进了叙州教育。 抗灾自救,这场洪水,冲走了它能冲走的,也留下它必须留下的——整个校园一片狼藉——单停车场内的淤泥就近40公分厚。即将面临开学,怎么办?学校一声号召,全校教职工毅然放弃暑期休假,自带工具,迅速投入到义务清淤劳动中。老教师不顾年迈力衰,小伙子突然力量爆棚、女教师们也不再“臭美”,那一个个满手污泥端着盒饭立地充饥场景又何尚感人不深! 这场洪水,带来了灾难,却也凝聚起了一种“蕨中精神”,那就是面对再大的困难,蕨中人不等不靠,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永不言败! 2020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在全球疫情蔓延及洪水的肆虐下,蕨溪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展现出团结一心,众志诚成的精神,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攻坚克难,努力工作,坚持付出、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砥砺前行,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团结奋进,坚持为学校谋未来、为教职工谋发展,争取把蕨溪中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陈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