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路 真情换真心

发布时间:2018-05-24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平美芸浏览量:3511

扶贫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实行的工作,三年来,巡司镇中心校在帮扶荷花村、梧桐村、黄荆村的过程中,老师们顶酷暑、冒严寒,艰难地行走在扶贫路上,他们曾经彷徨着、迷茫着,但现在却快乐着、幸福着!

“精准扶贫是一项良心工程”,这是巡司小学王伟副校长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踏踏实实地做着这项良心工程。

记得2016年初春,巡司小学接受了帮扶荷花村、梧桐村、黄荆村的工作,三村共有162户的任务,我同王伟副校长被分到了荷花村,我们帮扶的贫困户都是荷花村五组的村民,且两户相距不远,他帮扶的先良根是2018年脱贫户。接到任务,王伟立刻赶往他家中,摸清他家是因病致贫。他家2014年修房负债,2016年妻子肝癌晚期,多次手术,更是雪上加霜,儿子儿媳又因家贫离异,儿子外出一直未归,两个孙子年幼,家庭特别困难。面对颓废的先良根大哥,了解情况的王伟经常去他家做思想工作,并同先良根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法子。

今年春期,王伟副校长又担任了巡司小学帮扶荷花村的小组长,他雷厉风行,立即与镇驻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荷花村组干部取得联系,全面了解荷花村教师帮扶的36户建卡贫困户的情况。接着马上建立本组扶贫教师微信群,紧锣密鼓召开了三次扶贫推进会,邀请政府领导胡建副镇长、黄东副镇长、驻村干部邹淋同志等到会指导。通过领导们的多次培训,荷花村扶贫的老师们对扶贫政策熟悉了解了。老师们每一轮下村扶贫,王伟副校长都要拟定当次工作要点发放在微信群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们都说,现在下村,更清楚怎样做帮扶工作了,特别是作为教师,教育资助政策了然如胸。

王伟副校长以身作则,每月到村3-5次,每一次都耐心地为贫困户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为先良根排忧解难。今年产业扶持,先良根拒绝参加,经过多次开导动员,先良根同意喂养2头牛,10头猪。还鼓励他利用房屋周边宽阔的林地,放养土鸡增加收入。先良根喜滋滋地说:“去年春节,一只7斤公鸡收入近200.00元,目前喂养50只鸡,又孵小鸡喂养,几年养鸡收入也不错咧。”先良根两个孙子户口在外公家,导致读书没享受到教育扶贫资金,王伟副校长多方联系,跑巻坪小学,到孩子外公家了解户籍,及时完善户口动态管理。每一次我同王伟副校长到他家走访,朴实的先良根大哥都热情地端来茶水,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

王伟副校长脚踏实地奔走在扶贫路上,他圆满完成自己的扶贫任务,还关注荷花村36户建卡贫困户工作,协调沟通与镇、村、校、户、教师之间的各种关系,他编辑了《荷花村帮扶责任人到户情况记载明细表》,按序号收集、整理、打印老师们每一次到户帮扶的情况,汇总后交学校扶贫办留存,送交村上保存。

每一次和王伟副校长同行在荷花村的扶贫路上,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启迪着我。确保筠连县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以众志成城的决心,构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脱贫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这是每一个行走在扶贫道路上的老师们最果敢的誓言!(平美芸)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