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神童”王思涵:14岁上大学 但多门功课不及格被退学
发布时间:2017-06-22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浏览量:2180
他从9岁开始跳级,小学只念了3年,中学只念了4年,14岁就上了大学,被誉为神童。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班上的同学小四五岁,让他跟班上同学的交往都成了问题。大四那年,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他被学校责令退学。在媒体的追踪下,相关部门又“网开一面”,让他重新回到大学校园。他就是当年备受关注的神童王思涵。 如今,30岁的王思涵已经习惯了远离聚光灯的日子。在他看来,当年的“神童”称号让他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如今,他只想过平静的日子。他说,公众热捧神童只会“捧杀”神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1987年,王思涵出生于沈阳市铁西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下岗工人。两夫妻下岗之后到了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日子虽然苦了点,但因为家中有一个神童儿子,两口子都觉得脸上有光。王思涵5岁时就懂得100以内的数学计算。 贫寒之家没有电器 王思涵就读的东北育才中学在沈阳名气很大,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超长儿童教育的学校之一,家长们都以孩子能考上这所学校而感到光荣。 学生要上这所学校,需经过三轮考试,学校实行小班制,每班只有十多名学生。学校的宗旨是“快出人才”,它只招收11岁以下的孩子,在这里学习4年后,15岁以前考上大学,19岁之前本科毕业。1997年,10岁的王思涵经过层层选拔考上了育才中学少年班,他是班上最小的孩子。 班主任邱发文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王思涵贫寒的家境,“家里没有任何电器。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甚至连一台电风扇都没有,一个‘热得快’算是家中极少见的一件‘电器’。” 王思涵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高中时的他,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 洗碗被父亲狠批 2001年8月,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本地一所大学的自动化专业。王思涵的母亲杨虹(化名)告诉记者,儿子当时被誉为神童,梦想是考清华,她也一直相信儿子能上清华大学。王思涵当时的高考成绩高出重点线60分,完全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大学。但这时,沈阳工业大学的领导找到她,许诺了包括减免学费在内的诸多优惠条件,这对全家很有吸引力。 虽然儿子有些不甘心,一直想着他梦寐以求的高校,但看到家徒四壁的境况,最终还是选择去了那所学校。让杨虹没想到的是,王思涵进大学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并没有实现当初免学费的承诺,“可能是儿子后来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并没有带来‘神童’的效应,学校也有些失望吧。” 为了不欠学校一分钱的学费,杨虹卖掉了房子,搬进了一间只有10平方米的出租屋,月租金不到500元。 王思涵的年龄要比班上的孩子小4至5岁,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他在家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我们也不让他做家务,洗碗、洗袜子这些他都不会。有一次他本来想要自己去洗碗,却被他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顿,再也不敢了。” 因挂科被责令退学 事实上,大学生活让王思涵感到很不习惯。“我上高中时,班上有15个学生,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很熟悉,都会手把手教。但上了大学,一个班有200多人上大课。老师讲完课就走了,我有什么不太明白的也没法和老师交流。辅导员也经常一个月都见不上一面。”王思涵形容,自己当时就像“生活在孤岛上”。 从大一开始,王思涵就跟不上学习进度,有3门功课不及格,学院要求他留级。在毕业考试中,除了英语之外,其他科目王思涵均放弃参加考试,这样他的其他功课均是零分。2005年3月,还有3个月就到毕业时间的王思涵被学校勒令退学。 至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杨虹依旧觉得痛心,“我当时就想,我砸锅卖铁培养他,他就这样回报我啊。为了孩子读书,我们一家倾家荡产,连房子都卖了。我们可以一个月不吃饭,但孩子的学费我们一天都没拖欠过。” “神童”给了他太多压力 2001年冬,王思涵的父亲被确诊为胸膜癌,3个月就去世了。此时的王思涵,大学生活才开始4个月。“父亲就是因为我累死的。父亲去世之后,我才感觉到自己的承受力有些差。” 父亲去世让他突然间觉得拼命学习的唯一动力都没有了,这让他对学习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 后来,媒体报道了王思涵被责令退学和他的家境,当地民政部门帮杨虹办理“低保”,并为杨虹提供了工作。更重要的是,2005年10月,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有关部门的干预下,王思涵又重新回到了大学念书,不过,是从大一读起。 经历被退学,再重新回到大学,让王思涵放下了压力,此时他和班上同学年龄已经差不多大了。他也开始看清,神童光环不过是浮云。并且,经过一系列变故之后,他也开始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2009年,王思涵本科毕业。如今,他已经在一家企业工作。他的心态现在十分平和,他说,自己只想过平静的日子,不想被关注和打扰,他也受够了“神童”称号,“其实我从来没说过自己是‘神童’,封号都是外面的人给我封的。” 杨虹也表示,也不希望社会把他称为“神童”,只希望儿子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