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街幼儿园:幼小衔接,同向同行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青年街幼儿园 作者:肖波浏览量:2750

2月23日,翠屏区青年街幼儿园秦丽菲名师工作室组织召开“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双向互动”研讨活动,四川省杨薪意名师鼎兴工作室宜宾熊继华工作站,翠屏区徐小玉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秦丽菲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及青年街幼儿园部分大班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

互动对话,聚焦衔接

各工作室成员紧紧围绕幼、小阶段儿童发展的“异同”,小学入学适应与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的“同异”,对幼儿园入学准备、小学入学适应的实践经验与问题进行了分享,尤其针对非学科能力的培养衔接表达了各自的看法与困惑。聚焦“差异”衔接、突出“双向”赋能,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双向衔接、科学衔接、有效衔接,各个工作室成员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思考。在观点的碰撞中,打破了幼儿园与小学间的“壁垒”,基于对两个学段发展目标的初步了解,实现了观念的转变与相互的认同。

交流分享,同步提升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同向发力。“我们从入园就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基本素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兼小学一年级家长,刘桢谈到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学老师们也就一年级新生出现的适应问题与后继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

徐小玉表示,“幼小衔接可以从重视非学科能力的培养入手,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专注力的训练等,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长远的发展做好准备。”

秦丽菲也表明“借助名师工作站、工作室平台,以联合教研破题,协同家长、社区共建一个对儿童真正友好的幼小衔接生态,让家长不再焦虑,让幼儿教师不再迷茫,让小学教师不再着急,让孩子们信心满满,自然而幸福的衔接。”

强强联动,未来可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熊继华对幼教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儿童情怀、使命担当、专业精进给予了称赞,她谈道,“小学也要思考我们的教育如何适应孩子,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一些多元化的学习,去掉一些规范化,希望老师们在教育的路上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最后三个工作室经过商讨提出了合作推进幼小衔接项目的初步方案。

幼小衔接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幼儿园与小学需要深度融合、加深了解,才能深度合作、无缝衔接,此次互动研讨,开启了名师工作室跨学段的强强联动,缩短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距离,一定能有效助推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