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小学校开展“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汇报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01来源:中山街小学校 作者:陈真燕 曾玉静浏览量:3272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聚焦作业设计与改进,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近日,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语文组举行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汇报展示活动”。此次展示活动采用钉钉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每个年级派出一名教师代表年级组向全校语文教师分享了双减形势下他们的新做法。 一年级组《双减进行时,课业趣多多》 教师曾麟代表一年级组展示了以《双减进行时,课业趣多多》为题的特色作业。 一年级组老师们聚焦学生学情和课程目标,按照双减要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课业练习分成三部分:拼音、识字与表达交流。老师们引导孩子们用五谷杂粮、大自然中的植物花草、生活常见物品、超轻粘土等拼出字母,将拼音运用到生活中。同学们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汉字,制作生字粘贴小报,自制识字本,把生活中见到的生字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二年级组《“减”出新天地》 教师陈真燕代表二年级组以《“减”出新天地》为题向全校语文教师汇报了二年级组双减政策下在听、说、读、诵等方面的实操作业。 二年级语文组语文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开辟了听、说、读、诵的新天地,他们结合教材把作业分成了基础类、口语类、阅读类和实践类四大类型。开设智慧诵读、巧说做手工、户外实践、课文操作实践、趣味识字、课本剧、讲故事、阅读背诵等栏目,还创办了班级文学社。老师们对学生们的表现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如评比出“小小口才家”“阅读小达人”“背诵小能手”“小作家”等荣誉称号,还有的班级采取班币制、积分制、积星制等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 三年级组《“减”与“兼”的趣味结合》 教师刘燕代表三年级组以《“减”与“兼”的趣味结合》为题向老师们介绍了三年级组的优秀作业设计。 三年级组老师们从单元整体教学”入手,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尝试以“减”与“兼”的趣味结合的形式呈现,有配图作文、诗配画、配图古诗小卡片、书海拾贝等。学生们喜闻乐见,也非常符合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寓教于乐。另外,三年级的老师们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引导学生有策略地进行课外阅读摘抄,此举激发学生语感和灵感,既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及语文综合素养能力。 四年级组《“双减”之下,向“远”而生》 教师李敏代表四年级组以《“双减”之下,向“远”而生》为题汇报了四年级组的作业设计。 四年级语文组以三单元“观察”主题为例,探究“单元作业设计如何落实单元主题”。该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进行记录事物的变化”。围绕这一语文要素,老师们布置了观察记录作业(种豆、养小动物、观自然现象),最终形成了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表;“观察”作文重事物的变化之处进行鼓励;学生们初步尝试构建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要点……老师们分层分类设计作业,注重作业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年级组《晒晒最美作业,共睹学生风采》 教师黄继珍代表五年级组以《晒晒最美作业,共睹学生风采》为题向老师们着重汇报了五年级组的实践特色作业。 五年级语文组以实践特色作业为例,让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老师们布置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作业(写一写、画一画、讲一讲)。老师们根据不同课程分类设计作业,注重作业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些具有特色的作业,立足课本,放眼课外,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语文教学更彰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六年级组《我的作业我做主》 教师柏代琴代表六年级组以《我的作业我做主》为题汇报了六年级组在双减政策要求下的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要求下,六年级组老师们根据六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设计了多元、有趣的作业,将书面作业变得好玩有意思,从单一的纸笔作业向多元的作业布置。他们把作业分为课前预习阶段—引导性作业;课堂教学阶段—形成性作业(随堂练习);课后巩固阶段—诊断性作业。力求在双减中减负,在趣味作业中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作业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学生作业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六位老师图文并茂的分享,生动呈现了六个年级组教师们在作业形式、作业类型、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双减”政策在中山街小学落地开花,减负不减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责任编辑:李进 |